
日前,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在北京推出“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报告”。报告使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有了“晴雨表”,结束了中国上市公司缺乏综合、全面评价系统的状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在“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报告发布会”上指出,能否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将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权益。
陈清泰说:这个体系的价值就在于可以让我们搞清楚影响公司治理水平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对每个公司来说,可以利用这个体系分析一下自我,对投资者来说提供了评价一个公司投资价值的依据,对股东来说,可以通过这个体系思考如何改进公司治理。当前,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能否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将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权益,进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从目前来看,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尽管在不断进步,但总体水平很低,很难取得投资者的信赖并参与国际竞争。投资者的钱能否转化为生产发展资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市场是不是健康有序,企业是否规范运转。因为,一般投资者将钱投入企业,它不像有些政府部门,通过直接干预来保证自己的权益,他们就是通过市场信息、通过良好的公司治理来保证自己的权益。而在改善公司治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国有股东如何成为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的积极因素,而不是消极因素,这涉及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如果企业的公司治理不好,其他股东可以撤出,国有股东撤出困难,如果他不去干预,坐看国有资产流失,有失责任;如果他直接干预,就退回到落后的政府职能。因此,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 符合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下,很多企业公司治理被扭曲,是与国有股东的行为不端正相关的,这是非常遗憾的。良好的公司治理恰恰是维护股东包括国有股东利益的最有效办法。而扭曲公司治理的动力恰恰来自国有股东,这是一个悖论。新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正在建立,我非常希望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建立形成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而这个机制应该包括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据悉,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的机构与组织都建立了自己的治理评价体系,中国却一直处于空白状态。中国上市公司历经10年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与诊断系统,从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保证公司运营的质量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南开大学此次推出的CCGINK评价体系,就是使股东掌握公司治理现状、观察分析中国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董事会运作、经营激励约束、监事会监督、信息披露以及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从而探索何种公司股权结构是合理的、如何规范股东大会以及怎样才能确保上市公司的独立性;董事会如何运作才有利于公司治理质量的提高;采用何种激励与约束机制才能促使经营者为公司长期发展而努力,如何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等,它的推出对于检查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执行情况、改善政府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质量、为投资者获得有益决策参与并增强投资信心、促进上市公司提高自身治理水平和公司绩效、完善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中国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课题主持人——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介绍说,21世纪初期美国发生的“安然公司破产案”以及随后的世界通信、施乐等公司的会计作假,使美国股民甚至全球的投资人都因此缺乏投资的安全感,在全球资本市场引起巨大震动。这些上市公司通过虚假的财务报告,屡屡操纵盈利,粉饰财务状况,对投资人做不实的报导,具有深层次的经济背景和周期性。而此次推出的“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报告”则揭示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四大问题,同时治理评价体系还从“股东权益”、“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六个纬度,构建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80个三级指标的评价系统,按地区、行业等层次分别对93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全面量化评价分析。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