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将防城港建成自由贸易平台

企业报道  2013-07-08 16:43:16 阅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自1993年建市以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海湾小港跨入国家大型一类港口行列;农业由传统型逐步向“三高农业”转变;工业由内陆的小型粗放经营向临海的规模效益工业方向转变;基本形成了“上山、下海、出国”的旅游体系;人民生活逐步从温饱向小康转变;城市建设由渔村小镇向现代海滨港口城市转变;改革开放由单一型向全方位、宽领域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形成了具有沿海、沿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新模式。

  十多年来,全市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较快。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9.2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879元,比1993年分别增长2.36倍和2.06倍,年均分别增长15.42%和14.23%。特别是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工业总产值完成86.3亿元,同比增长3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46亿元,同比增长27.6%;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1520万吨,同比增长15.5%;财政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1.48%;外贸进出口总额4.87亿美元,同比增长41%;实际利用外资2639万美元,同比增长28.42%。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主任尹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记者呈现的业绩。

  尹建国说,目前防城港市有许多优势:西南地区关注和看好防城港市;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加快实施;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宝贵机遇;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动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市召开的联动效应;自治区决定实施沿海基地设施大会战等,这些都标志着防城港市新一轮发展高潮的到来。

  防城港市将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围绕“兴港、强市、富民”的目标,按照“大港口、大通道、大工业、大开放、大发展”的思路,加快建设沿海大港口,完善海陆大通道,发展临海大工业,培育边海大市场。

  尹建国给记者讲了一个宏伟构架: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平台。充分发挥防城港市连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区位、交通等优势,把“一区三岛”(东兴市区,江山半岛、渔万岛、企沙半岛)和沿边境线一带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来规划和建设,逐步把防城港市建成观念辐射、创新辐射、技术辐射、效益辐射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建成区域性货物集散中心、进出口加工中心、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和沟通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的合作平台。

  打造大西南出海、出边两个大通道。重点抓好防城港20万吨级泊位及配套航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13—17号5个5万吨级泊位、5万吨级航道改造工程和东湾化工码头建设,不断提高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发挥防城港“龙头”效应。加快东兴至江山一级公路、江山半岛滨海大道、上思至东兴公路建设,争取上马南防铁路扩能改造和中越北仑河二桥及配套公路项目,联通泛亚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大西南与东盟及东南沿海的交通体系。

  实现临海新型工业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对外开放新突破。重点是以港口为依托,实行临海、临边工业并举,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决扫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领域,培育民营经济龙头企业,提高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加大投资软环境整治力度,规范各种收费行为,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建立投资软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使防城港市成为创业成本低、市场秩序好、社会信用高、人居环境优美安全的城市,促进招商引资、经济技术合作和边境贸易健康发展,率先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

  促进城镇化、项目建设、农业、旅游的新跨越。首先,以城市中心区开发为突破口,构建现代化海滨港口城市新格局,完善城市路网和城市公用设施。其次,努力实现项目带动城市发展,年内建成宏源浆纸厂、10万吨水厂、生活垃圾处理厂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华电力防城港发电厂等项目,重点推进企沙大型工业区和东湾临海工业区建设。第三,以确保农民增收为目标,认真做好再造一个“山上防城港”和一个“海上防城港”的文章,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边境地区和边远山区经济发展和边民致富。第四,以跨国旅游为龙头,打好“上山下海出国”特色旅游品牌,重点推进10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项目等景区、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更多专题
创新成就大业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以“绿色”战略展腾企业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