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未雨绸缪备粮草 处变不惊奋力行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6-19 18:08:58 阅读:
核心提示:  近两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势头迅猛,从而引发了铁矿石、煤炭、焦炭等大宗上游产品日趋紧张,价格大幅度上涨,使本来就运力不足的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压力更大,并已经严重制约了仍在继续快速发展的钢铁工业。怎样从战略上解决这一“瓶颈”,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物流委员会主任、包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林东鲁。

  近两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势头迅猛,从而引发了铁矿石、煤炭、焦炭等大宗上游产品日趋紧张,价格大幅度上涨,使本来就运力不足的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压力更大,并已经严重制约了仍在继续快速发展的钢铁工业。怎样从战略上解决这一“瓶颈”,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物流委员会主任、包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林东鲁。

  记者:据预测,今后几年,我国钢铁工业仍将处于高增长时期。采运矛盾更加突出,您作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物流委员会主任,对这一严峻形势怎么看?

  林东鲁:作为一家钢铁企业的经营者,我一直置身于钢铁工业第一线,对于这几年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我既高兴又寝食难安,可谓喜忧参半。令人担忧的问题也是预料之中的,甚至比预料得严重:支撑钢铁工业的“粮草”资源紧张,一系列上游产品价格飙升。钢铁企业采购成本不断上升,而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尽管如此,钢铁企业的采购部门还要拼命去“抢购”而不是采购。过去可以“挑肥拣瘦”优中选优,现在真是“求爷爷告奶奶”,只要能抢购回来就烧高香了,买方市场一夜之间变成了卖方市场,有时即使先付了款也未必马上有货。连带引起的原燃料质量问题已影响到一些技术指标的正常发挥,再加上交通运输的“瓶颈”,弄得我们忧心忡忡,真是又怎一个“愁”字了得,使那份刚好起来的心情大打折扣。

  记者:您认为这些矛盾近期内能否缓解?

  林东鲁:在我看来,至少2004年不会有大的改观。其一,我国经济又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周期。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经济快速增长使GDP达到或者超过7%时,钢材需求增长率可能会达到10%,这正是这几年我国钢材需求量迅速上升的原因。显然,这几年国内钢铁企业新一轮扩容热和以扩大产能为主要特征的投资钢铁热,都是市场作用的结果。据专家分析,今后3至4年间,国内钢铁产能还会快速增长。可以预见,铁矿石、煤炭、焦炭等大宗原燃材料的争夺在近期内将更加激烈。其二,钢铁工业离不开铁矿石、煤炭、焦炭等资源的支撑,而国内资源增量有限,势必要利用国外资源,但是扩大进口又要受到海运、港口、仓储、交通等方面的制约。据预测,今后几年国内铁矿石产量仍将保持这种格局。但是,2003年我国钢产量已突破2亿吨,现有国内铁矿石产量已远远支撑不了这么庞大的钢产量,只能依靠进口矿弥补。这几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已成为全球进口铁矿石第一大国,给海运、港口卸货和铁路转运带来很大压力。近几年中国港口装卸能力有较大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钢铁生产对进口铁矿石需求增长的要求。

  为解决钢铁用矿问题,目前国内港口已发挥了全部潜能,但压港现象仍然严重。与此同时,铁路运输能力明显不足,而转为汽车运输又提高了企业成本。最近,国家加大了治理公路汽车超载超限的力度,汽运企业或经营者很可能用“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方式提高运价,势必又将增加进口铁矿石的利用成本。目前,进口铁矿石在全国生铁产量中的比重已超过40%,预计2005年将超过50%。今后使用进口铁矿石来满足国内新增炼铁产能已成为国内钢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除了宝钢、广钢等沿海地区钢铁企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对大多数内陆钢铁企业而言,进口铁矿石的运输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解决上述问题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因此,近期内钢铁企业与原燃料紧张的矛盾很难缓解。根据联合国有关消息,世界各主要铁矿石生产国纷纷增加投资,开发新的铁矿石资源,预计在2006年以后,世界铁矿石资源紧张状况将会好转。

  记者:您认为,国内钢铁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林东鲁:一句话,“得资源者得天下”。最近,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吴溪淳讲得非常精辟:“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建立长期、稳定、安全的原燃料供给体系。在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我国钢铁企业而言,获得低成本原料的能力将成为提高竞争力的第一要素。”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更充分地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从国内看,我认为,我们应该借助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把投资目光转向西部。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工业的原燃料基地大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如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中部一带。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其资源增量是有限的。已有资料表明,我国西部存在富铁矿的地质条件,特别是西北地区存在富铁矿成矿带,由于我们对青藏高原的基础地质工作相当薄弱而使其“养在深闺人未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敦促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勘探这一地区的地质工作,在尽快摸清西部铁矿资源的同时,走多元化投资的路子,尽快把前期工作做好。

  从国外看,我认为,首先加强与巴西、澳大利亚、秘鲁、印度等主要铁矿石出口国的合作,同时关注周边国家。有资料显示,与我国接壤的越南和蒙古国都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且矿石品位较高,两国钢铁工业基础都比较薄弱,技术水平较低,投资政策又比较优惠,土地成本低。特别是越南,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又是一个正在上升的大市场,其运输距离要比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占有优势。国内企业完全可以“走出去”,采取合资合作、多元投资等方式联手开发取得共赢;位于我国东部的朝鲜,蕴藏着丰富的无烟煤资源,这几年其国门渐开,对于我们随时捕捉商机十分有利;另外,俄罗斯最近提出开发远东战略,必将出台一系列更加优惠的政策,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商机和机遇,只要我们善于捕捉,就一定能有所作为。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