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大淑村矿从材料管理入手,开展降低成本、控制材料消耗活动,利用“360”杀毒形式修复材料管理上的漏洞,使材料费较计划下降2.1%。
该矿对材料管理从小处着手,从细节抓起,将降本增效的过程分为“全面诊断、查杀成本、修复漏洞、优化运行系统”四个环节,搜索一切成本因素,循序渐进挑战成本极限。
该矿对材料的采购、验收、入库、领用、消耗、修复等环节进行“全面诊断”,从领料、发料到用料实行闭合式管理,不定期的对井上发料和井下用料情况进行检查,发现物料跟踪记录不详细或发料记录和用料记录对不上账,责任人罚款100元以上。在预算管理上该矿实行“查杀成本”,通过查处回收废旧锚杆、钎子、钢网、钻头、钻杆等物料的价值,按50%的比例对回收的人员以计分的方式进行奖励,并在月底评出节约创效状元,进行再表彰奖励。同时,管理人员不分早晚、不定班次深入生产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对乱扔、乱放、乱丢、私埋材料等现象,按金额的2倍进行处罚。
修旧利废上该矿执行成本“修复漏洞”,设立了材料的消耗限额,采取材料以旧换新方法,在工房等场地对回收材料进行修复,设立台帐详细记录回收和修复的时间、地点、规格、数量。该矿掘进区曾回收上来的废物料制成电缆勾,每个电缆勾平均按5元算,一组是8个勾,平均每组节省40元,大大的减少了资金投入。
该矿不断完善“一工程、一项目、一预算、一考核”管理模式,注重小改小革,通过改造、改革和创新,不断“优化系统”,挖掘人力、设备、资金、信息等资源的潜力。该矿通过对原煤车间橡胶筛进行改造,增设了分煤器,将棒条筛的更换周期由6个月延长到10个月,预计每年可节约成本5万元。完善材料自制加工和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坚定不移向自制加工、设备检修要效益,针对常用的托辊架、挡煤板等加工件,尽量减少外委,今年来,加工件自给率达到 80%以上,累计节约成本8万元。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