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广州讯】日前获悉,广东省交通集团直属大型施工企业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2003年通过技术变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技术创新抢占市场先机,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他们研制开发的气泡混合轻质填土技术是交通部重大攻关课题之一,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解决高等级公路软基路堤中的桥涵跳车、道路加宽时新老路堤及半挖半填路堤间的差异沉降、高填土路堤的稳定性、西部冻土地区路堤的隔热性等世界性难题。这项技术不但可以节省昂贵的用地、减少拆迁,充分且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而且能够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大幅度降低工程运营后的维护管理费。此技术已经申请国家专利,并在行业中进行了推广和应用,先后参与了中山——江门高速公路2个实验段、广韶高速公路路基的加宽等。
沥青再生技术是用于公路维修和养护的一项重大成果,它既可以促进自然资源的再生和有效利用,又能减少污染,是21世纪高速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发展方向。此技术在国外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为使此项技术得到实际的推广应用,公司投巨资从美国引进先进的沥青混合料再生设备,在广东省率先进行相关的技术研究开发工作。在其承担的广佛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中首次在国内大规模采用厂拌热再生技术进行高速公路路面工程,路面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普通全新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水平。
在“九五”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推广”的十八项新技术中,他们就占了两项,即在参与茂湛高速公路中,在国内首次研究并使用的滑模施工1185m源水高架桥路面铺装技术、变宽路面及匝道跨模摊铺技术,分别创造了当时在全国特大桥桥面最好的平整度,解决了高速公路变宽路段和匝道路面以往滑模摊铺机不能滑模施工的技术难题,后又在京珠南高速公路、汕汾高速公路等其他工地被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茂湛高速公路官渡至源水段路面工程被中国运输总工会评为1999年度全国“优质工程奖”。同时,公司在开平——阳江高速公路(特)大桥面铺装施工中,率先采用双钢混凝土桥面滑模摊铺技术,从而使强度、平整度、抗裂性能、耐久性方面较以前又有了明显的提高,为新的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有关技术标准提供了成功范例。此外,该公司在承担京珠北高速公路隧道钢纤维水泥砼路面的艰巨工作中,在全国首创全幅摊铺钢纤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实现了负标高摊铺的技术创新思路。
(张红梅)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