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日前从浙江省经贸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尽管受“非典”冲击和电力紧张等要素供给的影响,2003年,浙江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据浙江省副省长王永明在大会上介绍,预计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约9050亿元,比2002年增长13.5%;财政总收入约1465亿元,增长25.5%;外贸出口完成405亿美元,增长38%。
一是工业增长速度为1994年以来同期最高。2003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2824.9亿元,增长23.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4个百分点。工业出口交货值2938.2亿元,增长32.1%。二是企业经济效益跨上新台阶。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663.4亿元,利税总额1142.2亿元,分别增长30.7%和26.3%,增幅为1994年以来同期仅低于2000年的次高点;利润连续59个月保持20%以上的增幅,利税平均每月超百亿元。三是增长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重工业首次超过轻工业;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在出口实绩、增速和比重上巩固了出口主力军地位;欠发达地区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全省工业投入强劲增长,1—11月份,全省限额以上工业投资1515亿元,增长64.3%。全省工业投资可达1600多亿元,接近“九五”工业总投入的70%;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可超过1200亿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制造业投资领先增长。制造业总投资1322.4亿元,增幅高达73.9%,比全社会投资高出16.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增加额的51.9%。二是制造业投入进一步向工业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建设投资830.4亿元,增长1.3倍,占制造业总投资的62.8%。三是投资增长机制更趋完善。非国有企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81%;民间投资显现大组合、大项目、大产出的新格局。四是大规模招商引资成为加大工业投入、优化制造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工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8.8%,占全省总量的83%。
在国企改革方面,主要是以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脱困为重点,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培育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省属大型企业集团改革后活力增强,制造业和商、粮、供、物等流通企业集团均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大中型企业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分流安置富余人员。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