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今天有人说彩电要涨价,恐怕没有人会相信。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已经完全习惯于彩电价格只跌不涨的事实,但是,来自中国彩电产业的采购信息显示,2004年彩电价格出现历史性回升已经成为定局。
国内彩电巨头之一的创维集团新闻发言人孙伟中对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彩电价格的走向表明,持续8年的彩电价格战将第一次进入平稳时期,尤其是在低端领域内更是如此,有可能走入一个上升的短暂通道,但是大幅度和大面积涨价的可能性不大。”
孙伟中说:“目前最有发言权的不是彩电企业,而是彩管企业。彩电价格稳中转升的迹象还在形成当中,并没有在目前的零售市场反映出来。促成这个变化的不是由于彩电生产不足的原因,而是彩电整机的上游原材料如彩管、水电等成本影响的结果,因此,彩电产品供大于求的总趋势并没有改变,超竞争时代的特征也没有改变。”
创维认为,彩电市场的需求虽然回暖,但是竞争仍然将非常激烈,高端产品如PDP、LCD等价格将继续走平民化路线。但是,受总体上游资源环境的影响,彩电总体价格的下跌也将受到限制。
【相关链接】
从各种权威渠道传出的信息表明,直接支持近期彩电涨价的原因是制造彩电的主要原材料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扬。如钢材从3810元/吨涨至4100元/吨;工程塑料从7000元/吨涨至10000元/吨;全球的IC半导体价格上浮了10%,工业纸张上涨10%,占普通彩电成本60%的核心部件彩色显像管CRT价格上涨了15%,与此同时,与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相关的电视机基本元器件价格也趋上涨之势,几乎所有原材料的价格上浮都直接导致了彩电成本的上涨。彩电价格下调周期已经接近7年。这都表明目前的彩电价格已经到了谷底,因此,任何成本的细微上浮都会直接导致价格随之上涨。其他的非材料类费用也在上浮,比如从2003年7月以来,媒体普遍提高了广告价格,而彩电企业在广告方面的投入也日渐增多,这就意味着彩电外围推广费用的增高,另外随着基本电力供应紧张及水、电、气、油等能源成本的逐步提高和价格的幅度性上调,又间接影响了彩电运营成本的加大,整个产品系统成本的提升意味着彩电提价已经是箭在弦上。
良好的全球经济宏观面也拉动了彩电出口。据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权威信息统计:2003年1—10月份我国彩电产量为4965.33万台,销量达4915.42万台,产销率达到99%,同期彩电出口增长47.6%,29家重点彩电企业的国内销量因此增长了25.2%,我国彩电业出现了产量、销量、出口乃至利润各项都大幅增长的难得局面。有销路自然不会自降身价,这是市场的规律。
中国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认为,在国内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中国的彩电价格肯定会上涨,并且这种价格上升也属于反弹复位性质。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