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美国《计算机世界》杂志关于美国各大学所开设的MBA课程质量年度结果揭晓。
今年的评选结果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所有上榜的学校个个都是异军突起的业余队,如东北大学(波士顿)、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马里兰大学学院公园分校和阿拉巴马大学图斯卡卢萨分校。
而那些被人称作是传统的名牌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斯隆管理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宾州大学沃顿学院却没有一个入选。
在这次调查中,《计算机世界》杂志社组织专家教授对企业界人士推荐名单中的前63所美国大学的技术MBA培训计划进行了考察,考察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课程安排,二是毕业生的去向。
专家组发现,这些大学的技术MBA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在传统的MBA课程(如会计学、财政学、市场营销理论)教学中,引入了着重培养学生紧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也就是说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摆在首位,从而使毕业生不再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清谈家、空想家。
点评
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两个最基本的特征:资本社会化和经理职业化。其中职业经理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需求量激增。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许多大学为在职经理设计了一套包括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案例评说的课程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MBA课程就是取之于实践而又领先于实践的专业知识。另外一个方面,从国际通行的MBA质量评价体系考虑,学员的任职层次、年薪和社会影响力等是主要的评价标准。由此可见,MBA本质就是实践性。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全球化,MBA与国际化接轨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MBA国际化的本质应该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学习贸易与投资的国际惯例、国际法律知识和跨文化管理经验、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和市场策略以及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等相关知识。
在提高国际化水平的同时,中国MBA教育需要走企业化和本土化道路。企业化的主体是三位一体,即为教授、企业家和学员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进行充分的交流和知识共享。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需要成立相关的机构,如MBA教育委员会或相应的研究中心,通过这个机构联系至少20家国内外大企业、专业人士、社会名流和20位知名教授,通过论坛或者圆桌会议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和对话。把知识、经验、体会和疑难问题放在一个平台上“玩味”和推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尔商学院执行副院长范黎波教授)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