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钢铁钒钛企业集团

企业报道  2013-04-09 18:07:53 阅读:
核心提示:攀钢是我国为调整钢铁工业布局、开发攀西资源和建设大三线,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起来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攀钢是我国为调整钢铁工业布局、开发攀西资源和建设大三线,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起来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近年来,攀钢按照国家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部署,以把攀钢打造成为现代化的钢铁钒钛精品基地为战略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既重视生产经营,更重视资本运营,通过二期三期工程建设、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资产重组等战略举措,产品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产业和产品链不断延伸,钢铁钒钛主业不断做强做大,逐步成长为我国独具特色和占据独特重要地位的钢铁钒钛精品基地和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基地。

  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攀钢总资产已达320亿元,已形成年产钢550万吨、钒钛制品30多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达150亿元,是我国西部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钒制品和铁路用钢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钛原料及钛白粉生产企业及世界三大产钒企业之一。

  建设二期工程 实现品种结构战略性调整

  1986年,攀钢开始建设二期工程。二期工程投资近100亿元,历时11年,于1997年全面建成。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攀钢铁、钢、坯、材各增加100万吨以上产能,新建的热轧板和冷轧板生产线分别达到80年代和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结束了我国西部不能生产板材的历史,攀钢初步实现了由“钢坯公司”到“钢材公司”的战略转变。

  “九五”后期,攀钢依靠科技创新和严格管理,经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挖潜,充分挖掘二期工程的效益,取得明显成效。

  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2002年铁、钢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和370万吨,均超过设计水平100万吨以上;连铸坯、热轧板、冷轧板产量分别达到195万吨、161万吨和81万吨,分别超设计水平95%、61%和60%。

  品种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拥有了一批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的标志性产品。攀钢是国内唯一能生产在线全长淬火钢轨和最早大批量生产高速铁路用轨的企业,重轨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具备与国际先进企业竞争的实力;汽车大梁板、热轧酸洗板、冷轧镀锌板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出口到欧美等市场;攀钢钒产业目前已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占国际市场的15%左右,钒产业已成为攀钢新的支柱产业。

  建设三期工程 打造现代化钢铁钒钛精品基地

  2001年6月12日,以冷轧酸轧联机改造开工为标志,攀钢三期工程建设正式启动。攀钢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积极创新三期工程建设思路、机制和模式。

  攀钢三期工程建设思路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有市场、有效益和有竞争力的原则,精选建设项目,重点建设全连铸技术改造、万能轧机重轨生产线等钢铁钒钛十大标志性工程,同时建设十大环保节能工程,还城市一片青山绿水和蓝天。

  攀钢三期工程计划投资71亿元,资金筹措坚持多渠道、低成本、低风险的原则,改变单一从银行贷款的通常做法,采取股市筹资、企业债券、银行贷款等多种筹资方式,减少负债造成的经营压力,降低建设和经营风险。

  攀钢三期工程建设创造性地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集团)公司成立三期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分(子)公司和厂矿成立分指挥部。

  经过两年多的奋战,攀钢三期工程十大标志性项目中的全连铸改造项目、冷轧酸轧联机改造项目、热轧改造项目、VO扩能改造项目、钒氮合金项目五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微细粒级钛精矿生产线将在今年内建成,其余项目正按网络计划稳步推进。

  到2005年底,三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以后,攀钢的核心竞争力将大大提高,并真正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钒钛精品基地、中国工业企业50强之一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攀钢的规模效益将得到更好的发挥,钢产量将达到600万吨(包括成都钢铁公司),全部变成优质钢材,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品种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钢轨总体上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离线和在线热处理钢轨生产保持世界先进水平,钒继续保持世界领先,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高炉冶炼技术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炼钢实现全连铸,轨梁厂具备用万能轧机生产100米重轨的能力,万能轧制和长尺化生产达到国内外领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国内或世界领先。经济效益显著增长,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40多亿元。

  一手抓科技创新 一手抓项目建设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迈上新台阶

  “九五”以来,攀钢通过集中投入和大规模科技攻关,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突出成就,钒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50%左右(至钒渣),年产钒渣11.5万吨;钛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9%(至钛精矿),形成了本部钛精矿22万吨、钛白粉1.5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创新是关键。“九五”期间,攀钢把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攻关作为科技创新的工作重点,依靠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和联合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攀钢坚持运用资本运营手段从市场引进先进技术,加速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近年来,攀钢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合作方式,先后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20多所(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加大联合攻关力度。

  同时,攀钢按照市场导向、产业化导向的原则,坚持把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统一起来,把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在研究开发、工艺设计、产品制造等产科研一体化上下功夫。“十五”期间,攀钢在集中精力抓好三期工程规划的5个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标志性工程的同时,还将启动白马钒钛磁铁矿开发项目等一批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攀钢钒资源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产品向规模化、系列化、高档化和国际化迈进,钒钛产业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由目前的9%提高到25%左右,攀钢真正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钒制品生产企业和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钛制品生产企业。

  实施多种形式的资产重组加快做强做大步伐

  近年来,攀钢从自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把攀钢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钢铁钒钛精品基地的战略需要出发,成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资产重组。

  今年,攀钢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深入调研、科学运作和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重组长城特殊钢集团公司迈出了重要步伐,11月20日已实现对长钢的托管。

  从目前攀钢资产重组的运作来看,攀钢的资产重组是符合自身发展战略需要的,对重组企业的资源整合、管理整合和文化融合是卓有成效的,“1+1〉2”的重组效应是明显的:攀钢实现了快速扩张,产量规模、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很大提升,生存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被重组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发展后劲增强,集团的整体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攀钢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重轨、板材、管材、棒线材、钒钛制品五大系列标志性产品,产品辐射力进一步增强;推动了国内钛白产能及技术向攀钢集中,为攀钢成为我国最大的钛原料和钛白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攀钢人将始终牢记江泽民同志“努力把攀钢建设成为现代化钢铁钒钛基地”的嘱托,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攀钢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把攀钢建设成为现代化钢铁钒钛基地的步伐,努力实现攀钢的第三次腾飞。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