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企业走向市场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其战略意识正在觉醒并走向成熟。
2003年12月14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办了“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讨会”。这是政府、研究机构、企业携手的一次企业战略研讨盛会,郑新立、侯云春、陈清泰、王显政、靳善忠、王森浩、范维唐、濮洪九、路耀华、刘世锦、周叔莲、宋振骐、尚海涛等100余位官、产、学界人士参加了会议。潞安矿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任润厚简要介绍了潞安的发展战略。与会专家对此战略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具体战略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说:“企业能够如此重视制定战略本身就是企业的进步,是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是个好的发展战略,也是个好的改革战略、好的优化结构战略。”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侯云春提出,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与石化、军工等行业不同,调整还没有到位,过程充满机会和不确定性,更要求企业强化战略管理。山西省副省长靳善忠说:“潞安矿业集团在山西省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战略对山西省煤炭行业和其他企业很有借鉴意义。”
潞安矿业集团是于2000年8月由潞安矿务局改制而成,系国家重要的动力煤和化工煤生产基地,属山西省五大煤炭集团公司和12户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单位之一。现有5对现代化生产矿井及配套的洗煤厂,实际煤炭生产能力1800万吨/年。还有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力、煤焦化、机械、建材等十几个产业,可控资产110亿元,年销售收入48亿元。由其作为主发起人设立的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准备上市。
进入新世纪,潞安矿业集团加强战略管理,2000年下半年,提出了建设“中国潞安”总体发展战略和“十五”期间“再造一个潞安”的阶段战略目标,为此,聘请了全国十几个行业的二十几位专家学者,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了一整套发展战略,提出了“走建设科技潞安、人文潞安、环保潞安,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发展之路;用3个5年时间,建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中国潞安’大型能化企业集团”。潞安矿业集团的大集团战略适应了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适应了山西省和长治市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需要。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个立足传统产业的、具有几十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战略思考中所表现出来的国际意识。
面对加入WTO后的国际化竞争环境,中国企业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战略缺失”,对于处于追赶地位的中国企业来说,战略选择并不是最困难的,重要的在于实施战略的决心和承诺。潞安矿业集团可圈可点的不仅是战略规划的科学、系统、前瞻和创造性,更在于其实施的义无反顾、锲而不舍。围绕其“煤-电-化”、“煤-焦-化”两个链条的产业定位,一系列迅速、高效的规模投入已经让潞安沿着其产业规划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按目前在建和即将投入建设的项目计算,到“十五”末,潞安煤炭产量将达到3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100万千瓦以上,焦炭产量300万吨,甲醇产量30万吨,焦油产量30万吨;资产总额达到200亿元,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这将为潞安下两步战略目标,即:2010年煤炭产量600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200万千瓦,焦炭产量500万吨,甲醇产量50万吨,焦油产量50万吨;资产总额400亿元,销售收入200亿元和2015年煤炭产量1亿吨,建成“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而此次战略论证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潞安矿业集团的一次战略宣言,将进一步完善其战略规划,更重要的是坚定其战略实施的意志和优化实施环境。同时,也将进一步唤起中国企业战略意识的觉醒。而此次政府、研究机构的积极参与也必将为此推波助澜。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