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许多城市搅起平价风暴的湖南老百姓大药房9月6日将在广州开张,而拥有4500家药店的广州已被迫提前作出剧烈反应:
“老百姓”江南大道店址辐射范围内40余家药店宣称将全线降价。
据《新快报》报道,广州众多连锁药店首次对外宣称将结成“采购联盟”以求自保。
“准备两年不赚钱”遭驳斥
“老百姓”因在山西、上海等地开店失败和在杭州卷入“打人风波”,而三次推迟在广州的开店时间。
其企划经理欧阳勇称,今年进军上海失利后,本次入粤对“老百姓”全局发展意义重大,“老百姓”此次挟3000万元资金入粤,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甚至声称两年内“不打算赢利”。
“老百姓”一方面高调叫板进攻广州,另一方面又尽力避免激怒本地4000多家药店和10余家连锁企业。
“老百姓”声称:将首家店选址广州江南大道是因为市内各大医院均有公共汽车直达;卖场内将首次出现数百种针剂药,降价矛头直指医院而不是本地药房。
广州一位连锁药店老总9月1日在接受采访时言辞激烈地称:商家赢利是“天职”,“老百姓”欲违反这一“商业社会定律”,其可操作性和诚实性就可疑,因为“老百姓”现租店址月租金高达25.8万元,如果以其对外宣称的“五点利”计算,“老百姓”每月销售额至少需达800万元,每天至少需销售25万元才能勉强维持,而这个销售数字在目前医院仍占据药品销售高份额的情况下显然难以实现。
外来资本重创原有格局
8月31日晚上,在“老百姓”召集广州媒体发布“进军广州市场”的第二天,包括采芝林、金康在内的本地6家连锁药店总经理也对外发布了成立“采购联盟”的最新决议。
由于“采购联盟”涉及本地500多家药店,包括“老百姓”在内的行内外人士对其真正指向非常敏感。
金康连锁总经理郑浩涛断然否认“联盟针对‘老百姓’入粤”的说法,声称只是因为广州市今年市场风云突变,“特别”、“万泽百美”、“祝福你”等各路外来资本不计成本杀入药品市场,令本地药品分销企业的价格体系“逐步滑入崩溃边缘”。
广州连锁企业此次成立“采购联盟”并非是外界传说的“降价联盟”,而主要是欲实现“共同降低成本”的初衷。
笔者观察:期待真正的决斗
在采访现场,有人告诉笔者一个正在发生的故事:“老百姓”入粤的首个重要任务是“策动当地媒体”,有人开始为其奔走“策划”,而本地药店则紧锣密鼓进行了“反策划”。
据知情者反映,金康将在佛山和广州天河分别开两家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和1000平方米的药店,而在广州一些媒体上刊登“转让启事”的药店也日见多了起来。
显然,广州药店市场正在上演“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适者生存大戏。
不过,“老百姓”在全国的20余家店都只有1.5亿元的年销售额,其6家“广州联盟”企业年销售额也只有8亿元,与广州每年130亿元的药品市场规模相比,医院占了9成份额,可以说,只要医院依旧享有超高垄断利润,真正的决斗就没有到来。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