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人大代表周忠健的“小康梦”

中国企业报道 作者:涂勇 朱懿  2013-04-01 10:17:40 阅读: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小康梦”就一直萦绕在一个人的脑海里,他就是湖北省枣阳市人大代表、枣阳市经济开发区西园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周忠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小康梦”就一直萦绕在一个人的脑海里,他就是湖北省枣阳市人大代表、枣阳市经济开发区西园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周忠建。从接到人大代表证的那一刻起,他就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始终牢记人民重托,恪尽代表职责,把代表职务的使命感凝聚在带群众致富、替人民代言、为百姓谋利的实际行动中。周忠建他一直坚信“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句话,这些年他坚持把服务社区居民“再就业”工程作为富民强区的突破点、实现社区“小康梦”的着力点,先后开展了教育培训、搭建发展平台、整合社会资源等活动,为社区居民创业增收、为社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转变就业观念,激发创业热情。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给社区居民,特别是下岗、失业待业居民的创业增收带来了较大压力,努力做好社区居民再就业工作也就成了周忠建为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责任。他结合社区实际,组织人员对社区内所有需要再就业的居民进行登记造册,安排全体党政干部、人大代表分片包干,联系到户,随时掌握社区居民思想动态,积极发现和培植自主创业的典型,先后组织创业典型巡回演讲20多场次,宣传推广残疾人创业标兵摆永梅、下岗职工再就业明星徐成立等14个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进一步转变了社区居民的就业观念,有效地激发了社区待业居民的创业热情。

  二是提高文化水平,提升竞争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素质的劳动力少,低层次的简单劳动力多,失业上升不可避免。为了提升社区居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周忠建在西园社区实施了“学历工程”,采取上挂下靠、联系院校、社区分担费用的方式,帮助社区居民学知识、拿文凭。西园社区已连续10年与襄阳职业学院、农函大、农广校等联合举办函授班,对居民进行函授培训。几年来,社区先后有235人参加了函授学习或学历培训,并取得了中专以上文凭,有100多人通过成人自修获得了大专以上文凭,夯实了社区居民参与社会竞争的素质基础。

  三是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本领。由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会新增很多就业岗位。周忠建专门专门组织制订了《2010—2015年社区居民就业培训规划》,以居民学校、远程教育为阵地,每季度组织一次政治理论培训,主动与枣阳市总工会联合,以辖区内得月楼技校、逢春楼技校等5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依托,针对社区居民的特长和就业需求,组建了3个职业技术培训基地,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对社区内的待业居民进行各种技能培训。近年来,通过这种形式培训社区待业居民达1268多人次,其中739人已取得了电脑、机电、家电维修等相关专业技术的结业证书,85%的社区待业居民通过培训重新找到了就业岗位。

  凭着致富于民的强烈信念,周忠建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创造性地工作,使西园社区居民在实现“小康梦”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