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星月集团有限公司采访时,公司的人讲给我一个故事。今年初,浙江桐乡人邱松海作出惊人之举,以年薪20万元聘请一位总经理管理自己在家乡的一家摩托车经贸公司。自己却加盟到星月集团,担当星月集团北光商贸公司的副总经理,成为一名开着奥迪车来打工的“打工者”。
“人才是星月发展的根本,是星月壮大之魂。”在谈到人才时,星月集团总裁胡济荣这样告诉记者。他说,星月能够在短短的10年间发展得这么快,就是因为星月能够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用宽广的胸怀容纳人才。胡济荣认为,现在高薪留人是最简单的做法,也是最不可靠的做法。他说,作为人才,他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生活的金钱,而是事业、是希望,所以我们的做法不是让人才来星月打工,而是与星月合作、合伙,共同来创造事业。
其实,像邱松海这种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现象,在星月却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因为像他这样的“打工者”在星月已为数不少,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打工者,而是合伙人。
2000年,永康防盗门行业开始“显山露水”。星月集团经过市场前景分析评估也想进入这一领域,但却苦于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在多方物色中,掌握着防盗门多项关键技术的王晖和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胡雄等人进入了星月的视野。胡济荣认为,对这样的人才,按通常的做法聘请恐怕也难以留住。“以星月的品牌和市场为依托,以我们出资为主,你们加盟进来,让你们做老板。”胡济荣诚恳地与他们交心。令王晖意想不到的是,出资6000万元的星月只拿了38%的股份,他们三人出资300万元却占了62%的股份。2001年底才投产的星月门业公司,去年一年的业绩就令业内刮目相看,成功开发出10多个“家”系列防盗门,并迅速抢占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已成为业内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星月采用同样的方法成功作出了太阳能这个产业。即便是汽缸头这个自行开发的摩配产品,星月也是通过与两位管理人才的合伙“分享”做大的。
这的确印证了胡济荣的一句话,“要说懂行,我啥也不懂,但我懂得用人啊,我能把各式各样的人组织起来,让他们各施其才、各展所长。我只要求产品质量、效益必须一流。”看似谦虚,却是实情,一个人再有本事,也不可能什么都懂,但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因为他能发挥自己所能。
胡济荣认为,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而要吸引人才,就必须运用利益机制建立良好的人才机制,让人才当老板,成为真正的创业主体。企业要勇于搭台让人才唱戏,人才发展了企业也就做大了。
让更多的人做“老板”,是星月的发展根本。到目前为止,星月采用让人才当“老板”的股份合作形式先后办起了8家公司,占集团全部企业近一半,产品涉及动力、车业、门业、工具、太阳能、房地产六大产业。企业迅速做大,连续6次高居永康市纳税排行榜首位。今年以来,胡济荣又与软件开发、多缸柴油机开发等方面的人才达成多个合作协议,又将为集团增添多位“老板”,为企业做大做强“添砖加瓦”。邱松海庆幸自己找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他说:“家乡是小舞台,这里是大舞台。在家只能做小老板,这里却已经搭建好了一个大舞台,能否成功就看自己的努力了。”
人才的素质是决定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胡济荣十分重视人才,重视人才培养,重视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目前集团公司已经拥有360多名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公司每年还陆续从大专院校招收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各车间科室,放手让他们发挥一技之长,并且不拘一格,大胆选拨、任用人才,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我所用,各尽其才”。正是这独特的用人魅力,星月才能在短短13年里把一个产值不足百万元、仅有十几个员工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今天的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资产达8亿元,并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第62位、中国纳税百强私营企业第19位之列的大型企业集团。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