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一汽:打造“金蓝领”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3-14 17:22:03 阅读:

  技能大赛是提高职工技术技能、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在技能竞争的背后蕴涵着复杂的技术运行过程。在当今技术工人短缺、竞争激烈的时代,几乎所有企业都想通过竞争来解决人才问题。一汽虽地处东北,是一个老牌国有企业,但它却能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树立新观念,承担着共和国赋予的出汽车、出人才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后,国家举行几次全国性职工技能大赛,一汽技术人才屡屡胜出,其奥妙何在?

  创新一个机制

  一汽是国家“一五”期间建立的重点企业,具有重视学习、重视培训的优良传统,在一汽发展史上的三次创业中,培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进入新世纪,他们明确提出了要“加大培训力度,迅速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把一汽建成学习型组织”的要求。

  为了加强培训工作的领导,公司由党委书记任教育委员会主任,并成立了教育培训中心。他们根据集团“十五”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了一汽集团“十五”人力资源培训开发规划,创建了全力打造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教育培训精益模式,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仅两年时间,就使教育经费由占工资总额的1.5%提高到2.4%。为确保培训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一汽在确立组织保障的同时,还建立了强有力的运行保障机制。

  搭建一个舞台

  从1990年起,一汽就借鉴体育运动会的形式,在全厂每3年举办一次职工技术运动会。1997年他们把技术运动会改为岗位技能大赛。按照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制的发展要求,把培养跨世纪的知识型员工队伍作为活动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地扩展竞赛内容和项目,调动了广大员工学知练技的热情,促进了高新技术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岗位技能大赛,一批批企业技术创新能手、岗位排头兵不断涌现。一汽的李黄玺、孙长春、李凯军等人的技能都是在岗位技能大赛这个舞台上得以展示的。如今李黄玺已成为全国劳动模范、知识工人的楷模;孙长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李凯军摘取了中华技能大奖,并成为今年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考务组成员之一。

  开辟一个通道

  2000年,一汽建立“绿区”的消息传遍了全国,许多企业前来“取经”,这个“绿区”就是指对不担任企业领导岗位的“高层次”人才的评聘方法。进入“绿区”的高层次人才不仅包括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还有一线的操作工人。进入“绿区”的一线工人分为一级操作师、二级操作师、三级操作师3个等级,可以享受相当于本单位经理、二级经理工资、用车待遇。“绿区”的建立,破除了“官本位”,极大地调动了员工钻研技术业务的积极性,为一线的技术工人开辟了成长的绿色通道。

  一汽集团公司现有生产工人74297人(含辅助工人),其中高级技师218人、技师1005人、助理技师1468人、高级工人7232人、中级工人13492人、初级工人50882人。目前已有614名一线职工通过评聘进入了“绿区”,成为企业核心人才群体的成员、企业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

  一汽通过“绿区”使蓝领工人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它不仅促进了技术工人领先群体结构的优化,而且带动了员工素质的不断升级。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