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从“黑小鸭”到“金天鹅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3-01 21:45:35 阅读:

  2003年,对于北京金泰恒业公司来说是一个丰收年,一是由其自主开发、拥有自主产权的富地大厦正式开业,并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回报;二是企业改革取得圆满成功,管理创新成果获得北京市管理创新一等奖;三是伴随产业格局的调整到位,迎来了企业发展的新局面。10月16日,当标志着金泰恒业企业形象的富地大厦正式开业的彩旗飘起来的时候,全体金泰恒业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应该说,富地大厦是金泰恒业公司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记录了金泰恒业历时6年的企业改革和产业调整的艰辛之路。

  像所有的国有企业一样,6年前的金泰恒业公司只是北京市煤炭总公司下属的一家银行存款只有50万元、贷款2650万元、濒临倒闭的企业。经过几年的改革、调整、发展,形成了房地产开发、物业经营、商贸和煤炭经营多业并举的格局,实现了由煤炭行业向非煤炭行业的整体转移,走出了一条具有行业特色、企业特色的发展道路,由一个煤炭供应企业变成一个以房地产和物业经营为主的朝阳企业,经济效益连续快速增长,不仅还清了银行贷款,实现了应收账款和贷款“双零位管理”,而且通过土地开发置换等形式形成了3.7万平方米的优良物业,资产总量翻了两番达到2.6亿元。企业整体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勇于面对挑战 积极开拓创新

  原北京市煤炭总公司四厂,现在的北京金泰恒业公司是始建于1954年的煤炭供应企业,在5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曾经有过辉煌,取得了国家二级企业的称号,也曾创出了人均利润居全行业之首的佳绩。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燃料结构的调整,原来的“煤老大”逐步被天然气等清洁燃料所取代,煤炭市场逐渐萎缩,吃了多年“计划饭”的北京煤炭总公司四厂经济效益日益下滑,历史包袱越背越重。到了1997年,企业经营状况已降到了历史最低点,银行存款仅够一个月开支,还背负着2650万元贷款债务,到了濒临破产的境地。

  厂长牛进猛受命于危难之际,面对资金短缺、债务负担和历史包袱沉重、成本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他和新的领导班子认真分析、冷静思考,以“谋事在人,成事在干”为理念,依托企业所拥有的土地资源,提出了“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以物业经营为基础、以转换机制为动力、以科学管理为保证”的发展思路,大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创新管理体系,使企业尽快摆脱经营困境。

  为了盘活企业闲置的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33万平方米企业自有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用,为企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空间,他们依托企业毗邻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的区位发展优势,以前瞻性的眼光提出了“合作开发、整体算账、分期付款、付钱分物”的灵活房地产开发原则,先后与宏大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成功开发了怡美家园、与当代集团合作开发了当代城市家园两个住宅项目,前者从2000年5月开盘,到2002年历时两年圆满结束,以典型的欧式建筑风格成为上地开发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并以优异的户型设计和上乘的质量成为北京市最畅销的十大楼盘之一,并在本行业内创造了开发时间最短、收款最快、收益最高、合同执行最严谨的佳绩;后者一期工程已经入住,二期工程正在全面展开,销售势头十分火爆。两个住宅小区的相继开发成功,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转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他们更加坚定了走多元化发展道路的信念。

  为了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牛进猛一班人认为,盘活国有资产的关键是要为企业创造一个能够赖以支撑企业发展的基业,因此在支配和使用企业的土地资源时他们有这样一个共识:不能仅看眼前的既得利益,将土地出让后吃老本,而要让珍贵的土地资源成为再创企业辉煌的支点。于是,他们以超前的胆识推出了开发拥有自主产权的富地大厦的决策。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们从2002年2月28日开工之日起,便没日没夜地工作在工地上,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监理,每一步都融入了他们的心血,仅用8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大厦主体结构封顶,并以优异的工程质量获得了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如今,一座风格现代、外观亮丽的大厦矗立在中关村上地信息产业园区内,以5A级品质成为当地地标性建筑。

  多元发展、多业并举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昔日濒临倒闭的京煤四厂一举扭亏为盈,最终实现了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达到2.6亿元,比改革前翻两番;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75亿元,比上世纪末增加1.5倍,不良资产全部转化为优良资产,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理念创新为先 确保持续发展

  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只有不断谋求创新、谋求超越的企业才能最终决胜于市场,屹立于不败之地。为了使企业创新管理具有较强的动力源,牛进猛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在坚持“三懂”、“四化”、“五强化”的基础上,又实施了“基础工程、人才工程、网络工程”三项建设。牛进猛亲自撰写了《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的改革发展之路》的调研报告,获得了京煤集团企业管理论文评比一等奖。

  为了增强企业凝聚力、建立优秀企业文化、提高职工创新意识,他们特别提出了“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口号,把培训工作纳入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成立了专门负责培训的机构,坚持倡导“培训是有价值的投资理念”,不断创新培训方法,使学习更富于成效,从而大大提高了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

  通过多年的培养,如今“谋事在人,成事在干”的企业精神已经成为金泰恒业人的共识。一个具有优秀文化的企业,无论是凝聚内部,还是逐鹿市场,都会具备很强的优势。

  如果说改革和管理是企业腾飞的双翼,那么创新则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和推动力。正是因为金泰恒业公司的全体员工和领导班子正确处理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锐意改革、规范管理、努力开拓,不断超越自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才会步入良性的循环轨道,企业的发展才会有突飞猛进的飞跃。

  面对未来,牛进猛表示,企业的创收渠道将延伸扩展到高科技、房地产业、物业经营、金融运作和实业运作等众多领域。企业的创效能力将伴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与时俱增,并紧扣创新与发展的主题,不断地实现企业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