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中国商学院发展的新时期——品牌经营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3-01 21:15:41 阅读:

  编者按:品牌化是一个产品、一个企业在同质化竞争中得以生存的重要手段。教育品牌化的概念其实一直普遍存在于教育群体心理之中,并且默默地起着引导作用。然而对于教育机构而言,品牌化经营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麦当劳的薯条有何特别之处可以使它在餐饮市场一骑绝尘?答案是:薯条的制作工艺、口感都差不多,只不过麦当劳的薯条有品牌。没有品牌化的商学院也许有一天它的声音会被湮没于众多的个性化声音和即将涌入国门的国外同质化教育机构的声音之中,这样的忧虑是足以引起我们重视的。

  商学院资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MBA、EMBA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什么样的新挑战、新问题、新要求,请您谈一谈对此的认识。

  王方华:我是这样认识的,中国的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以后、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地释放。首先,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强大的动力,对商学院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其次,中国民营经济的崛起,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对商学院来说,这又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中国加入WTO将近两年了,在这段时间里面,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已经逐渐融入世界全球经济的轨道,世界看好中国,中国正在迎接世界各个方面的挑战。这又给了商学院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所以基于上面的认识,商学院应该做好准备,迎接挑战,准备发展,同时又要适应这样的发展要求。怎么发展?我认为首先是讲规范。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中国企业对于高层管理人才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校发展的方向模糊了,作为商学院来说,我们呼吁的规范必须是符合国际商学院发展的规律,是符合国际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模和需求,同时是强调质量的。我个人认为,全世界商学院都有一个基本规范,它重视一些基本的管理理论、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重视学校的制度化建设和教师的考评以及教师队伍的不断提升和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还有对学校硬件不断的大量投入,这些规范都是商学院最起码和必需的。商学院每年要不断去寻找发展的轨迹。在过去3年里,我先后访问了美国、欧洲、亚洲著名的商学院不下80所,世界经济发展在变化,规范也在发展变化,因此我们要寻找一个发展变化的轨迹,跟上这个变化。

  商学院资讯:刚才您说到目前国内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对于MBA、EMBA的发展而言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王方华:我感到教师队伍建设对商学院是一个严重的挑战。我们必须在教师队伍里面形成一个规范,我们的教师应该知道世界最先进的管理理论,同时应该知道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如果教师只知道书本上两三句原理,这是不符合商学院发展要求的。而这种做法我们不能简单从国外引进,因为国外的教授只能顶天,不能立地,所以这样的规范要不断去营造。同时这几年MBA的发展给我们业内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今年EMBA的发展,国家给了我们非常大的自主权,也就是自己招生、自己录取、自己制定培养教育方案,这就为各个商学院的院长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使他们能够建立起一个规范自己学院的模式。

  商学院资讯:您如何看待目前商学院的品牌推广?

  王方华:现在商学院的品牌正在分流,我自己感觉到,中国的商学院正在开始向世界商学院分流。比如说,尽管EMBA费用很高,但那些著名的商学院录取情况还是非常好。也有一些学校以降价的策略来对应,但是它还是招不到学生。学生们在对品牌进行选择。商学院应该对得起学生,品牌应该是有质量保证的。现在长江等商学院正在起步,我认为它们也能够做得很好,而且它们的教师确实也是很好的。至于我们国家老牌的商学院怎么办,应该放下架子,把世界最好的教师请进来,以前没有条件,现在有条件了,我们应该努力去做。而品牌对我们至关重要,要把它看成是我们的生命。

  我们现在进入了21世纪,是品牌化的时代,商学院的发展正走向品牌化,而品牌的基础是什么?是质量。而质量并不是说你今天好,就表明明天依然好。我们在美国看著名的商学院,它们都不追求一两年的比拼,而是看10年以后,世界上最好的企业当家人是什么学校毕业的。我们会长期地投入教育资源,把学生质量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去对待、考察。

  有很多学校开始的时候是商学院借助学校的品牌,比如中国很多名校,实际上它的商学院并非一流的,但是它的学校是一流的,很多学生是冲着这个学校去的,但是我们能够感觉到这个时代很快就会过去。我们应该会出现这么一个情况,也就是说学校以商学院为荣,例如哈佛大学是以哈佛商学院为荣。我们中国也应该有这么一个过程,就是中国最好的学校应该以自己的商学院而自豪。这个品牌正在逐步建立的过程中。

  商学院资讯:您认为MBA、EMBA教育在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重心是什么?

  王方华:中国加入WTO以后,再经过两三年,中国的保护期将会过去。而中国将面临国际化的竞争,毫无疑问,世界上最好的商学院会进来,它们不会再和中国某一商学院合作办学,而是自己办学。这个时候我们最优秀的学生跑到哪里去?所以对我们来说,必须尽快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尽快加大我们的投入,尽快加快我们符合国际潮流的培养模式,以品牌寻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