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以来,国家因施行以划拔、出让方式为主的土地政策,引发的问题难以禁绝。“土地是财富之母”,如何让土地更好地创造财富、积累财富?作为全国土地政策改革的4个试点之一的福州市政府,从2000年5月起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出让“阳光工程”,给城市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近日,记者采访了福州市土地发展中心主任卫国。
卫国从福州市建委调任该职已1年有余,对福州市土地市场的来龙去脉、官方政策和开发商的家底都了如指掌。
卫国说,福州市已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的土地收购、储备、出让运营机制,全线停止了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协议转让,一律由福州市土地发展中心收购、储备,并根据市场需求由政府统一推向市场招标拍卖或挂牌交易。试点3年来,不论是领导决策、执行政策还是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都比较到位。福州市成立了土地管理委员会,由福州市委书记亲自挂帅;福州市土地发展中心接受管委会的直接领导,与市国土局独立操作,不受任何制约;以政府规章形式规定了土地公开拍卖的一系列管理办法;不仅如此,土地发展中心的资金由最初的3亿多元滚存到了现在的100多亿元,完善了财务监控制度,实行了会计委派制。
卫国说,在未建立土地储备之前,开发企业最感头痛的是拆迁腾地等前期工程。推行“阳光工程”,一方面实现了“净地”出让,缩短开发周期,为开发商提供商机;另一方面,市土地中心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解决企业改制中的债权债务和职工安置等问题,盘活企业存量土地,促进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在,福州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正朝着“优胜劣汰”和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市场确定地价、市场确定开发投资商以及以市场方式取得土地的观念已经形成,为吸引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福州市投资品牌项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福州市政府对城市寸土寸金的土地市场的有效宏观调控,不仅规范了城市土地市场程序,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而且推行“阳光工程”,提高了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土地的收益率达到了30%—40%,为城市建设积累了资金,福州市“东扩南移西拓”发展战略得以快速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居住环境,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增大经济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