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典”甫经平息,对媒体一贯低调的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急赴京城,参加海信(北京)电器有限公司周年庆典,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此间知情人士称,按照既定的时间表,接手雪花冰箱已逾一年的海信到了交出第一份答卷的时候,而海信(北京)电器有限公司的不俗表现和北京市政府以及双方高层的高度重视均表明,海信与隆达的合作作为国内知名企业参与北京传统产业资产重组的“合资第一例”,亦已成为“成功第一例”。
一年前,海信集团公司与北京隆达轻工控股公司合资组建海信(北京)电器有限公司,通过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技术改造、员工技能提高、新品持续投放等系列措施,合资公司开始实现赢利,产能也达到60万台的历史记录,预计今年该公司的产量将达到40万台。目前,海信冰箱已推出6大系列50多个品种,产品由普通机械温控发展到以“蓝贵人”冰箱为代表的外观时尚的电脑温控型高档冰箱,新产品对销售收入的贡献率已经达到97%。营销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后,借助于系列新产品的底气以及海信健康的网络资源,合资公司的市场销售网络迅速覆盖全国,商场覆盖率也从特大型城市延伸到了乡镇,形成了3000多个健康网点,在山东,海信冰箱已经跻身市场前两名,在竞争激烈的北京市场,海信冰箱也占据了主要家电商场销量的前三名。在今年中消协“3·15——‘我’喜爱的品牌调查”中,海信冰箱成为消费者最喜爱的品牌。在合资公司取得全面赢利的同时,质量工艺、管理规范、存货周转速度等多项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一国之都的北京,冰箱产业将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海信已经用激情点燃了‘雪花’的潜质。”隆达轻工控股公司总经理孙燕昌在言语间对雪花的大变样不乏这样的评价。在他看来,海信系列新政的实施,为曾经几度起落的雪花注入了真正的活力,与在雪花运作数年后退出的跨国公司相比,海信是个最合适的合作方。“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引进优秀国企改造隆达旗下诸多传统产业公司的决心与信心,我们也借与海信合作成功的事实表明我们与国内著名国有企业合作合资的诚心。”
管窥个中原因,正如海信(北京)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士磊总结的那样,是“文化移植、观念更新、技术嫁接、管理整顿”等几大因素促成了隆达和海信婚姻的美满。这种美满包含着海信和雪花历时一年在观念、文化和管理上的磨合。“我们对‘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等等这些话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了。”原雪花冰箱的一位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融入海信文化后,他们突然发现了许多培训和晋升的机会,对工作充满了创新的热情。
北京市经委领导曾高度评价该项目是“北京市引进国内知名品牌标志性合资项目”。
早在去年的合资仪式上,北京市的有关领导就指出海信与隆达的联姻“将对加快北京市家电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促进首都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一年之后,与雪花磨合默契的海信未负众望,海信不仅新增500个就业机会;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北京市场,海信冰箱还占据了主要家电商场销量的前三名,被誉为业界上市最晚、增长最快的品牌。
“这一成功案例可以成为政府的样板和借鉴的典范。”参加周年庆典的业内人士如是评价。这也暗合了业界对北京市政府在“非典”结束后将加大搞活并振兴传统国有企业力度的猜想。反观今年在北京市蓝皮书预计的11%增长率之下,尚需安置就业的41万余城镇劳动力、较大的岗位缺口更坚定了北京改造传统产业、扩大就业空间的决心。因此,不难理解北京市政府对于海信联姻并购雪花首战告捷的振奋心情了。
“合作的成功”同样使海信做强白电之翼的信心倍增。“年产能60万台的海信(北京)电器有限公司作为260升以下冰箱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我们将继续寻找扩大产能的机会。”在周厚健心目中冰箱落子北京是第一步。“用3年时间,通过新建、合资,在北京、青岛、华东形成三大生产基地布局,国内销量突破100万台。”海信冰箱高层人员透露了他们的雄心与未来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