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企业新闻发布汇>> 正文

小河嘴煤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中国企业报道 作者:杨涛  2013-02-22 09:31:14 阅读:
核心提示:都说煤矿工难招,人难留,而川煤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却恰恰相反,尽管该矿去年以来以不再招工,却依然有很多人找上门来要求到这里工作。

  都说煤矿工难招,人难留,而川煤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却恰恰相反,尽管该矿去年以来以不再招工,却依然有很多人找上门来要求到这里工作。了解该矿情况的人都说,这是该矿坚持民生优先,通过实在民生举措,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带来的优雅变化。

  好事实事响当当

  “大病医疗互助、金秋助学延伸、优惠租房价格……”近年来,该矿着力构建各类惠民体系,矿区民生工程力度逐年加大,好事实事响当当。

  该矿职工工资连续7年保持上涨,并能准时发放,对父母不在矿的职工,准予带薪探望父母并报销往返车费,每年春节假期过后,职工按期返矿的还报销返乡的车费。2012年,全矿职工年人均收入达到6万元。

  依托矿区距达州市较近的优势,该矿开通矿区到城区的专线车,引导家属就近就业,目前全矿有370名家属在城区就业,极大增加了职工家庭的收入。在企业的协调下,矿工子女实现了就近入学,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全矿12名副总师以上的领导干部与矿区12户困难职工家庭结对帮扶,帮扶情况在每年的职代会上公布。2012年,该矿领导班子成员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家庭23次,送去慰问金7万余元。

  该矿为全矿976名职工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免费体检,优秀员工还能参加休闲旅游。去年12月,该矿正式配送井下班中餐,井下工人全部吃上了热乎乎的免费班中餐。

  “职工队伍之所以如此稳定,在于企业真正做到了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该矿劳资科科长李华明说。

  做到五个一视同仁

  近年来,该矿努力构建“以人为本、利益兼顾、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新型劳动关系,完善了多项制度,融洽劳资关系。

  所有职工不分地域、不分身份,该矿始终做到“政治、情感、待遇、分配、奖惩这“五个一视同仁”,让每名职工得到关爱尊重,得到素质提升,得到发展平台。2011年,该矿采煤工王树全不仅走上了管理岗位,还获得了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成为该矿首个获此殊荣的矿工。

  如今,该矿所有职工全部签订了劳动合同,企业按时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

  该矿还完善了民主管理、安全管理、劳动争议调解、困难职工帮扶等制度,开展了“和谐区队”、“和谐班组”、“和谐家庭”等特色活动,每月召开职工座谈会,矿领导面对面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让职工感到尊重和重视。

  针对职工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该矿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多渠道、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职工培训,建立了职工终身培训档案,确保员工参培率达100%,将每位职工培训成合格煤炭产业工人。

  尊重职工生活习惯

  赵兴贵和王华富都是该矿采掘一线的班组长,由于工作出色,他们的月收入都达到了5000元以上。实际上,这两位职工也是通过老乡的介绍后,来到该矿采煤队工作的,并先后担任了采煤班组长。

  该矿职工来自江苏、浙江、贵州、云南、重庆等省市,职工因生活习惯、地域特点等为纽带而聚集成群体,如果该群体中核心的几个人离职了,可能会跟着走掉一大批。

  该矿每年对职工的年龄、户籍等信息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对不同地域的职工区别对待,充分尊重职工生活习惯。为照顾不同地域职工的饮食口味,该矿建立了职工饮食档案,并每月反馈给职工食堂。

  云南籍职工李顺发说:“现在矿上工资挺高,我把老婆孩子接来了,老家的房子今年也翻盖了,日子越来越好过。下一步要多学管理知识,争取自己有更大进步。”

  “由于工作生活条件好,工资有保障,年过了,我还要带几个老乡到矿上来上班,这样不仅相互间有个照应。”今年春节刚过,赵兴贵告诉身边工友。

  让职工体面劳动

  走进小河嘴煤矿,印象中烟尘蔽日的煤矿却看不到一丝煤尘,俨然一座绿色矿山,生态家园。人们不由得感叹:“在这里已经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煤矿了!”

  建矿以来,该矿把环境建设作为矿井持续发展、职工体面劳动的基础,5年来投入上亿元加强环境建设,实施传统开采向绿色生态转型,打造低碳绿色节能新矿山。

  为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高安全保障度,该矿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实现了极薄煤层采煤机械化100%,装备了极薄煤层高效综采机组,建成了先进的矿井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系统,职工上下班还可以全程乘坐人车,安全又省力,体力消耗大大减少。

  该矿积极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建成了1.9万平方米的休闲广场,新建职工住房300余套,改建了职工澡堂,在矿区安装了健身器材,职工家属足不出矿就可以享受运动健身的乐趣。

  对矿井生产废水,该矿处理后用于井下冲尘、地面绿化,实现循环利用,现在矿区用水不排水、采煤不见煤、产煤不烧煤、排矸不堆矸,职工体会着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增效益给矿井带来的优雅蜕变。

  2011年以来,该矿相继荣获了国家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全国文明煤矿、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等称号。

  重视民生,发展的路子必将越走越宽,企业的凝聚力也必将越来越强。通过这些惠民举措,该矿职工渐渐体会到了幸福的滋味,使他们安心于矿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