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安徽省经贸委主任杨振超在上半年全省经济分析会上宣称,安徽省上半年虽然遭受了“非典”、洪灾的侵袭,但全省工业经济仍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再创历史新高。
杨振超在分析会上透露,安徽省工业经济上半年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74.25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5.6个百分点,为近7年来的同期最好水平。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47亿元,同比增长20%,对全省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27亿元,同比增长15.6%,增幅高于一季度4.8个百分点。
其次是经济效益大幅提高。1—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63.05亿元,同比增长24.5%;实现利税117.94亿元,同比增长30.1%;实现利润44.63亿元,同比增长81.7%。全省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20.65,同比提高18.78个百分点,创统计该指标以来最高值。
再者就是主要行业和重要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明显。1—5月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分别同比增长33.3%、27.4%、28.5%、28.2%、22.2%。全省净增产值超2亿元的前12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0.3%,对全省工业生产增长贡献率达到37.3%;位居前列的10户盈利企业合计实现利润21.63亿元,同比增长113.2%,对全省利润增长贡献率达到57.2%。
还有就是股份制企业和中小企业增势强劲。1—6月份,股份制企业和三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9.8%和27.0%,对全省工业生产增长贡献率分别达55.4%和31.5%。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217.4亿元,同比增长14.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58.1%;全省规模以上小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21.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
而对于关系到今后企业发展后劲的技术改造投资方面,杨振超介绍说,1—5月份,全省技改投资完成9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0%。其中,仅5月份全省技改投资就完成了3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7%,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截至6月底列入国家前十批国债贴息技改项目计划的总投资184亿元的87个项目中,已有57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26亿元,完成投资60.7亿元。
在消费市场方面,杨振超说,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工业品出口稳中趋升。1—5月份全省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35.32亿元,增长8.8%,比去年同期增幅高0.4个百分点。全省进出口总额23.06亿美元,同比增长52.9%,其中出口11.49亿美元,增长26.2%。全省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26家,合同外资2.7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