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培育高水准的大企业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2-18 16:02:54 阅读:
核心提示:  日前,原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树义指出,培育高水准的大企业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日前,原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树义指出,培育高水准的大企业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他指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和政策的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应当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推进大企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以及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后,推进和组建大企业就成为我国国有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

  孙树义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大企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竞争的支柱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运作已经不仅仅简单地是一种经济行为,它实际上已经成为大国提升综合国力、操控世界市场的重要手段。正是因为大公司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推动大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推动大企业发展目前世界上大体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推动大企业的成长。另一类是以韩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两国的政府直接介入企业的发展过程,这两种类型虽然采取的方式不完全相同,但是所构建的支持体系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其间的许多政策手段和措施值得我们实行大公司战略的时候学习和借鉴。

  他指出,近年来,在企业持续努力和各级政府大力推动下,我国实施大企业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下面一系列数据可以反映出中国大企业的成长情况。

  一、从总体上来看,2003中国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资产和职工人数分别为69619亿元、3505亿元、273634亿元、20123800人,分别比2002中国500强企业增长了14.03%、14.62%、6.18%和2.42%,其它的指标如资产利润率、资产周转率等也都有较大的增长。

  二、2003中国500强企业的入围门槛大幅度提高,今年排名第500位的宁波港务局营业收入为25亿元,而去年在此位置上的南昌钢铁有限公司的年营业收入是20亿元。

  三、中国大企业的成长速度正在逐步加快。2003年有12家中国企业达到世界500强企业的标准,分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银行。

  孙树义同时强调,壮大中国大企业,必须再接再厉。

  他说,必须看到,企业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现阶段我国大企业在经营规模、盈利水平、资产回报率以及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的企业仍然需要以世界大型企业为参照,增强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参与世界经济的分工、合作和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这是因为:

  第一、培育大公司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推进大公司战略、组建大公司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大公司的组建是一种手段,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才是目的。一旦组建大公司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出现矛盾时,绝对不能为了组建形成大公司而舍弃竞争力,千万不能片面追求形式,不能为了成为大公司组建大公司而牺牲自己的竞争力,那就是舍本求末了。

  由于目前我们提出了大公司战略,没有提竞争力的战略,这样很容易形成追求公司的规模,而忽视企业的竞争力。一些政府与企业可能将公司的规模作为衡量公司的主要标志,提高企业竞争力却成了一种陪衬。所以在推进大公司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反复强调处理好构建大公司与提高竞争力的关系,并且要在市场竞争中经受检查和考验。

  第二、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实施战略性管理。当今企业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的竞争,管理大师德鲁克指出,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据统计,世界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有85%是因为企业家决策失误造成的;有报道说发达国家企业家花在战略思考上的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60%以上。在我国,不少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这个问题认识还不深,研究的也还不够,有的企业走一步算一步,甚至到企业破产的时候,也没有制定出一个企业发展的战略。有的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不能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修订,进行战略性的转移。因此我们企业要做大做强,培育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强化战略思维,加强战略管理,当前在实施战略管理的时候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立足于企业所在的行业,要分析本行业的发展远景,对照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长远发展目标,制定长远发展战略。二是要注意与国家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企业的发展战略要纳入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中。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获得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深化企业改革,完善治理结构。他说,公司治理不仅是现代企业制度重要构架,而且也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营绩效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500强企业应当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排头兵。为此在当前要注意:一是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选择方面,监管层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制定好选人的标准,要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退出通道,要能及时发现所选人员的工作是否达标,对不合格的经营管理者及时调整更换,要实行开放式的人才选拔方式,扩大人才的选择范围,不要给予身份、地位的限制,凡是符合标准的人才无论民营企业家还是外籍人士都可以应聘为中国企业管理者。二是建立规范的母子公司结构。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母子公司的关系是构建我国大企业集团的基本组织形式。理顺母子公司的关系,对于这些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大家知道,世界500强企业一般形成母子公司的内部关系,母公司能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子公司结成有机的整体,实现全球范围内一体化经营,母子公司之间以资本关系为纽带,母公司在制定经营战略以后一般不干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而且母子公司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而我国的企业集团或者大公司由于种种的原因,大多是靠行政手段来组建,或者由原来的行政机构改制而来,因而在这一机制上存在着先天不足,母公司缺乏其分支机构的能力,子公司难以以其独立的法人资格有效从事市场的经营活动,母子公司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具有母子公司构架的企业集团要转变管理模式,淡化行政色彩,按照公司化的规定理顺关系,建立规范的母子公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