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数百亿资金如何入户中关村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2-06 14:50:54 阅读:
核心提示:  据了解,缺少形成产业规模的资金,是阻碍中小科技型企业迅速成长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排头兵”的中关村,总说有数百亿资金在地区“转悠”,但数千家有着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却是呼声日高。制约大量资金落户中关村的原因何在?怎样才能使其落户呢?

  据了解,缺少形成产业规模的资金,是阻碍中小科技型企业迅速成长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排头兵”的中关村,总说有数百亿资金在地区“转悠”,但数千家有着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却是呼声日高。制约大量资金落户中关村的原因何在?怎样才能使其落户呢?

  大量资金在“转悠”

  有人会问,中关村是否有所传言的大量资金?

  记者调查得知,3年前国务院关于加大中关村建设力度的批复,使具有智力密集的中关村地区成了中外投资机构的首选地。如今,不仅市政府每年都要投入数十亿元的专项建设经费,而且各类金融机构也是不断有资金投向这里。以去年1月中关村科技园区召开的项目推介洽谈会为例,参会的国内外投资机构60多家,仅驻京的50多家机构就带来意向资金上百亿元。

  同时,据专家分析,目前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平均资产利润率在5%左右,规模经营的企业在10%左右,高科技企业一般在20%以上。中关村地区可以被看作一个放大的企业,目前6%的资产利润率并不很高,因而中关村部分企业仍然有进一步挖掘自有资金潜力的余地。换句话说,对于中关村相当一部分企业来说,“钻石其实就在你家后院”。

  但另一方面,中关村的中小企业筹措成长资金却十分艰难。一项统计证明,中关村有6000多家处在创业期的中小企业,只有近200家初步具备在即将开通的二板市场上市的条件。绝大多数“等米下锅”的企业,要靠银行贷款、创业投资等方式融资。

  贷款难在哪里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货币信贷处处长刘晔毫不隐讳,他认为,中小企业存在制度上的缺陷:虽然船小好调头,但难经风浪;虽然管理沟通方便,但内控有时不规范;增长速度可能较快,但现金流不稳定。因而,中关村近万家中小企业,只有400多家在银行贷了款。

  但刘晔同时表示,按照国际惯例,中小企业也并非不能从银行获取融资。那么,中小企业获取贷款到底难在哪儿了呢?他说,高科技企业虽然固定资产很少,但却有大量的无形资产,比如专利、商标、科研成果等。问题是没有相关政策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转让也实现不了。如果专利、发明也能像房产一样作价、抵押、转让,银行自然放心给这部分企业贷款。当然,担保也是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中关村的担保机构只有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一家。公司董事长张利胜说,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已经为272户科技企业提供了13.9亿元的融资担保支持,效果良好。担保公司一般最多可为企业提供放大自有资金10倍的担保,刚成立的担保公司一般只能放大3到5倍。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注册资金有限,所以目前为企业提供银行贷款担保的数额与中关村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此外,商业银行也缺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考核办法。”刘晔说,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评估、贷前审查全部沿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标准。套用这样的标准,固定资产等各项指标当然全都不合格。银行有关人员表示,一个企业从出生、发展到进入成熟期,应该有多种融资方式。银行贷款一般是等企业完成中试阶段以后才介入的,因为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首要原则。高科技企业在初创阶段风险很高,风险投资仍然是中关村获取资金的主要途径,让银行承担风险投资的全部任务勉为其难。

  可喜的是,中关村近期启动了高成长企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由57家企业、5家中介机构等共同组织成立信用促进会,有关银行机构将每年为促进会成员企业提供50亿元的担保贷款。管委会副主任任冉奇认为,这一做法可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破题。过去政府“点对点”地对个别企业的资金扶持容易出现决策偏差,现在是由政府构建公共平台,通过市场筛选,使所有优质的、发展较好的企业都有机会获得扶持资金。

  创业投资等待政策扶持

  记者还了解到,缺乏对创业投资公司的专门立法,是造成风险投资者虽青睐中关村企业,但最终较少介入的原因之一。

  中关村科技园区研究室主任赵慕兰认为,目前我国创业投资公司依据的是《公司法》。而《公司法》作为一部针对一般加工贸易类公司的法律,并不完全适用于创业投资公司这种特殊机构。因此,大量的风险投资不得不采用传统的或者是其他的运作方式,从而失去了风险投资本来的意义,也造成民间资本无法进入、风险投资运作成本过高等弊病。

  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柳传志、中关村科技公司总经理段永基等企业家提出,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针对创业投资制定了税收上的优惠政策:美国将创业投资公司的所得税率由1970年的49%降至1980年的20%。法国1985年颁布法规规定,创投公司从持有的非上市股票中获得的收益或资本净收益可以免交所得税,免税额最高可达收益的1/3。新加坡政府则更彻底,干脆规定创业投资最初5—10年完全免税。因而,调整资本利得税收也是激励创业投资的有效手段。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只有当预期收益大于风险的代价时,创业投资的介入才会有充足的理由。我们在资本所得税收方面至今仍未有一套针对风险投资特性的优惠税收制度,造成投资人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称,投资意愿自然难以上升。

  技术交易急需经纪人

  采访中,许多企业把较少风险投资的介入还归结于没有创业板。理由是没有创业板,风险投资就没有退出渠道,没有退出自然就不敢进入。毫无疑问,创业板的开设将极大地促进风险投资进入中关村,但也有人提出,在目前我国没有创业板的情况下,开设柜台交易也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中关村目前也建有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虽然在为技术和资本方搭建信息平台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实际上仅相当于功能不完全的并购市场,交易不旺。

  据介绍,中关村有五六十家风险投资公司,200多亿的风险投资在中关村上空打转,此外,上市公司筹集的资金也在寻找资本增值的项目途径;同时,中关村大所大院云集,研制、开发的技术绝大多数属于应用性技术,且90%以上处于成长期以后的技术。什么原因使两者不能实现有效结合?

  某投资商对记者直言:“我不投资因为不懂技术,谁要能就某项技术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就敢投。”中关村技术交易市场有关人员指出,问题的关键出在“资本”不识货上。技术的拥有者在技术领域有绝对的发言权,但在技术包装、技术推广、技术产业化方面却书生气十足,有的甚至连项目计划书、可行性市场研究报告都写不好;投资商在资本运作、市场推广方面虽是行家里手,但对技术却是门外汉。两者急需技术经纪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