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企业新闻发布汇>> 正文

八十年代廖文广在上海滩如何白手起家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1-23 14:20:26 阅读:

  在以前有许多人来到上海“掘金”,上海为此被誉为冒险家的乐园。他们从各个地方来到上海,白手起家,一些人很快成为知名富商,至今说起上海的商界故事,他们都是不可忽略的主角。如今细数他们的发家史,无非是让那些可圈可点的经商理念呈现出来,对大家的投资理财有所启迪。

  廖文广到上海来的时候,十六铺那里碰巧有家KTV,他就在KTV摆摊头,卖陈皮梅和香港牛肉。

  这两样东西上海那时还没有呢。起先在KTV外头叫卖的廖文广推着自行车,加入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后来索性在KTV门口撑起一把大阳伞,因为对人始终是一副胖乎乎的笑脸,生意自然也越来越好。

  后来,廖文广问朋友借钱,与人合开了小公司,并被选为总经理,在廖文广内心酝酿良久的老板梦终于得以实现。

  三年间,廖文广业务慢慢壮大。牛肉干和蜜饯已经不再是廖文广的主打产品,取而代之的果子露和果酱等罐头产品,因为不掺加糖精而销路颇佳。此时的廖文广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募集股份。因为原先除了廖文广以外的5位股东都来自演艺界,这次的招股后,为数众多的社会名流都成了这个公司的新股东,资产达到10万元。而同时这个公司还第一次注册了商标。

  其后的几年里,之个公司不断开出分店,并最后将总店开在了南京。廖文广在店面选址上异常讲究,早年门市部大凡开在老城厢居民聚集地,进入租界后,也专挑市口上佳处,开门立店。

  廖文广意识到,他的公司发展越快,越需要兢兢业业。在公司里经常叨念的是“本心、本领、本钱”的三本经,其中本心也就是一颗对顾客的良心。廖文广对于生产质量的要求一贯严格,常说“做生意的人如果没有良心,这店早晚关门!”

  正是廖文广这样对企业的严格管理,使得这个公司执行业之牛耳,这个公司打败很多同行业中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