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1-14 21:24:27 阅读:
核心提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在日前召开的“并购重组国际高峰论坛”会上表示,近年来,通过收购兼并、重组上市、关闭破产等多种形式,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成效已经显现。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在日前召开的“并购重组国际高峰论坛”会上表示,近年来,通过收购兼并、重组上市、关闭破产等多种形式,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成效已经显现。

  ——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1997年—2002年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内地企业由3家上升到11家,这些企业全部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03年中国企业联合会推出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368家,占总数的73.6%,资产占总数的96.4%,利润占总数的85.4%。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到2002年,15.9万户国有控股企业中的50%以上实行了公司制改革。从1998年到2002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重组上市的有442家,累计筹集资金7436亿元,其中境外筹资352亿美元。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相继在境外上市,不仅筹集了大量发展资金,推动了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同时也促进了国有企业内部产权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退出了市场。1994年到2002年,全国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3080个,涉及核销银行呆坏账准备金1995.4亿元,安置职工约530万人。关闭破产政策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也促进了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

  ——放开搞活了一大批国有中小企业。1997年以来,各地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出售等多种形式加大了国有小企业改革的力度,改制面达85%左右。国有小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实现了产权多元化。其中县一级国有小企业的80%左右、市(地)一级国有小企业的60%左右通过出售转为非国有企业。

  ——国有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1995年到200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从7.76万户减少到4.19万户,下降了46%,实现利润从838.1亿元提高到2209.3亿元,上升了163.6%。国有中小企业户数从24.5万户减少到14.9万户,下降了39.2%,1997年国有小企业盈亏相抵后净亏损额达502亿元,2002年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86.9亿元。

  李荣融指出,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以市场为取向,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