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TCL“搅局”全球家电业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1-14 21:20:46 阅读:

  11月4日,在中国广州上演了一出被许多媒体喻为“蛇吞象”的博弈,那就是去年销售收入16.5亿欧元的TCL将控股其与世界500强之一、年销售额高达102亿欧元的法国汤姆逊成立的合资公司。这本身已是一个重量级的新闻,但同时又传出消息称,TCL还在同一家“在数字电视方面颇有建树”的日本企业进行并购谈判。记者了解到,这又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已经开始与TCL国际的母公司TCL集团谈判合作问题。尽管目前尚无明确的资产及业务方面的具体信息,但明年初浮出水面将很快成为现实。

  跨国梦想

  从1979年长虹与松下合作引进黑白电视机生产线,到今天TCL兼并汤姆逊主要业务。中国彩电企业经历了20多年的风雨磨难。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全球各彩电强手纷纷在中国开厂设店,多种品牌激烈搏杀。1990年,中国有200多家彩电生产商,2002年,全球彩电生产企业只剩下30多家,中国的长虹、TCL、康佳、创维等一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构建起了全球最强大的彩电生产业。

  中国彩电业在整个国际市场的推动下迅速成长,同时也带来了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除了国内同行间竞争的激化,开放的市场又带来了更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内外的压力。因而在多少年前的一次家电企业高峰会上,记者就从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那里听到,TCL要走出去,“不走出去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走出去谈何容易。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彩电业还经受了来自外部的严峻考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就不断向中国彩电业挥舞反倾销大棒。从1991年到2000年,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中国彩电被关闭在欧洲市场的大门之外。直到去年,欧盟的贸易保护政策才出现“有限的解冻”。而在几乎欧盟所有针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背后,汤姆逊都是急先锋。

  另外中国企业研发能力明显弱于欧美及日韩公司,也就成了外国企业索要专利费的对象,最好的例子就是今年起实行的每生产一台DVD要向他们交若干专利费的规定,TCL当然也逃不出魔掌。再者,尽管2002年TCL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赢利超过15亿元,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中排名第四,在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中排名第六。今年以来,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扩张发展,集团上市也是指日可待,但与全球500强相比,又是如此的微弱和渺小。因此TCL在做大做强的同时,一直在摸索着走出去的模式。

  化敌为友

  TCL近年来曾多次作出向海外扩展的尝试:1999年,TCL在越南开设其第一家境外工厂,目前东南亚的销售额已占TCL集团境外业务的2/3;2002年,TCL拿出82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施耐德;随后,TCL通过在美国的控股公司莲花太平洋全资收购了美国高威达公司,试图通过这个老品牌进入美国市场。如今与汤姆逊达成合作协议有助于TCL在法律和市场规则方面避开反倾销的大棒,从而在欧美市场占据更多份额。

  缺乏知名品牌和营销网络是困扰中国彩电企业海外扩展的阻碍之一,而汤姆逊则在品牌和营销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汤姆逊在欧美市场拥有一系列著名品牌,其中“RCA”品牌在美国家喻户晓。根据双方协议,TCL与汤姆逊组建的合资公司将在亚洲及新兴市场主推“TCL”品牌,在欧洲市场以推广“Thomson”品牌为主,在北美市场则主打“RCA”牌产品,并视不同的市场需求推广双方拥有的其他品牌。在营销公司,汤姆逊将作为新公司在北美及欧洲市场独家分销代理。汤姆逊将为TCL打开整个欧美市场。

  TCL的精彩之举,成功地并购了汤姆逊的彩电业务,是其利用了汤姆逊的整个彩电业务处于亏损状态。在欧洲市场,索尼与飞利浦在不断蚕食汤姆逊的市场份额。目前汤姆逊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仅为8%。而在吞并美国彩电品牌RCA进而打入美国市场后,汤姆逊也处于亏损状态,市场份额约12%。在中国市场,汤姆逊虽然在2001年就已有背投彩电上市,但销售同样不尽如人意。因而汤姆逊公司一直在设法解决电视机和DVD机业务亏损日益扩大的问题。

  据了解,此前全球彩电业龙头老大是韩国三星,其彩电2002年产量超过1300万台。而以目前TCL和汤姆逊的年销量计算,TCL─汤姆逊总销量将达1800万台,领先三星500万台,成为全球彩电业新的霸主,将使全球彩电业格局发生新的变化。但TCL在全球扩张的雄心不会到此为止,TCL高层人士透露“我们与飞利浦的合作很快也将有重大进展”。与日本松下的合作看来将会在高端数字电视方面有所动作。

  实际上中国家电企业的表现,让外国大公司们深感到打压是不可能奏效的,与其说“树敌”真不如“化敌为友”,这样可以从“两败俱伤”转化为“双赢”,何乐而不为呢。因而全球500强屈尊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家电巨头如何打算

  业内专家指出:TCL与汤姆逊携手,既意味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意味着未来彩电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中国彩电业因此将面临更加艰难的整合。日本媒体评论说,今后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家电巨头们都会进一步加速与中国企业的合资及合作。看来全球家电业的重新洗牌已在所难免。

  我们以前只见到外国的跨国公司跨入国内,却鲜见有中国的企业成为跨国公司走出去。今天TCL率先走了这一步,它是以TCL模式走出去的。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企业要想求得发展,一定要摸索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彩电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这个市场不仅决定全球的电视机价格,也必然会培育出最强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