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国资委将积极稳妥 推进国企改组重组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1-14 21:18:27 阅读:

  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举办的“并购重组国际高峰论坛”19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并购重组国际高峰论坛主席、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在主旨发言中提出,虽然中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布局仍然过宽,结构不尽合理,在某些领域或行业的比重过大等。为此,李荣融提出,国资委将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改组重组。

  李荣融分析认为,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些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竞争比较激烈的加工工业和一般竞争性服务行业,国有经济的比重仍然偏高;在股权比重上,国有经济在许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包括上市公司中比重过大,这既不利于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也不利于很好地实现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在企业规模上,截至2002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企业9436户,净资产52637.2亿元,销售收入56868.5亿元,平均每户企业净资产5.58亿元,销售收入6.03亿元,规模偏小。《财富》杂志公布的2002年世界500强中,美国有192家,占39%,西欧有119家,占24%,日本有88家,占18%,他们合计占81%。中国内地只有11家,仅占2%。

  此外,还有一大批需要破产关闭的企业没有退出市场。据初步调查,全国符合破产关闭条件的资源枯竭矿山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有2500多户,涉及职工近510万人,涉及金融债权2400多亿元。受核销银行呆坏账准备金额度、政府财力及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这些企业一时难以退出市场。

  李荣融指出,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国有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影响到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影响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到2002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达到11.83万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7.69万亿元,占65%;非经营性国有资产4.14万亿元,占35%。15.9万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总额达18.02万亿元,实现利润3786.3亿元,上缴税金6794.1亿元。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加快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一是,加强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布局在关系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重要资源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其他领域的国有企业,要通过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进一步明确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推动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国有大型企业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境内外上市,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

  二是,充分发挥国有大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并购重组中的作用。中央企业是参与并购重组的重要力量。目前国资委直接监管的189家中央企业资产总额7.13万亿元,其中所有者权益2.59万亿元。我们将在中央企业中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重组上市、中外合资等多种途径加快发展主业,扩大影响力和带动力。

  三是,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的步伐。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的退出机制和企业优胜劣汰机制,加大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力度。力争再用5年时间,使符合关闭破产的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退出市场,基本消化历史遗留问题。

  四是,积极支持引导国有企业“走出去”。近几年来,中央企业开始较多地进入国际市场,形式日趋多样,步伐明显加快,规模逐步扩大。我们将继续鼓励中央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境外办厂和跨国并购。还要进一步健全境外投资咨询、法律保障和国际协调体系。

  五是,为国外大企业参与中国企业的并购重组创造条件。进一步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完善外资并购相关法律法规,为外资并购提供更为完善的法律保障。进一步推进现代产权制度和产权市场的建设。循序渐进地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制定统一规范的产权交易法规规章,整顿产权交易秩序,规范产权交易行为,促进产权有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