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机耗材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十分迅猛,巨大的发展空间、进入通用耗材市场技术门槛低,吸引了众多国内厂商的纷纷加入。1994年做兼容耗材的国内厂商就一两家,而现在,国内兼容耗材品牌已经超过了200家。通用耗材与原装耗材就200亿元市场的瓜分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战斗,2003年的耗材市场可以说是一个硝烟弥漫的市场。
争标准
蜂拥而入的国内厂商在造就耗材市场繁荣的同时,也让一些不法商贩有机可乘,造就了目前国内耗材市场的尴尬局面:原装耗材、通用耗材、假冒耗材的比例是514。因此,人们期待行业标准的出台,以规范市场。
专家估算,如果通用耗材占有率达到40%的话,中国每年能节约至少50亿元的耗材费用。但是,国产通用耗材能否跨出这一步,全系于未来出台的打印机及墨盒行业标准。标准一直“难产”的原因主要是原装墨盒和兼容墨盒厂家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因为参与制定标准的相关人士中都有这两方面的人,“任何一个利益个体都会采用自己的方法争取自己的利益。”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耗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龚滨良认为,墨盒标准的制定应该坚持“四个有利于”原则:一是有利于环保,二是有利于消费者降低消费,三是有利于国内企业发展,四是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
战渠道
渠道不利一直是原装耗材在国内发展的软肋,在新形势下,原装耗材厂商之间默契合作,进行渠道扩张,公然打压通用耗材。
原装厂商公布耗材放心店计划,并对加盟经销商提供一系列的支持,同时严格要求经销商禁止在店内摆放或销售假货、水货和通用耗材,但可以销售其他品牌的原装耗材。原装耗材想借自己的服务与打印机产品标准的优势,将通用耗材拒之门外。
面对原装耗材的打压,通用厂商选择以渠道利润吸引经销商加盟,“拉拢”人心,另外,输入品牌营销行为,对宝贵的渠道给予支持。把渠道商纳入公司的利益分配体系中,让其获得较大的利润空间。而在原装耗材厂商那里,渠道商只能被纳入销售体系和服务体系。
通用耗材的契机
据一项在全国30个省市对喷墨耗材用户进行的调查显示,有86%的用户认为原装价格高;面对原装厂商警告性承诺,有61%的用户持强烈反对态度;有47%的用户认为原装耗材有垄断价格嫌疑;44%的用户认为失去选择的权利。另据专家估算,如果通用耗材占有率达到40%的话,中国每年能节约至少50亿元的耗材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通用耗材厂商要狠抓产品质量,以品质为准则,提高通用耗材的市场份额。否则,通用耗材难以在市场中立足。可喜的是,天威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通用耗材制造商,自1995年开始就涉足通用墨盒的开发,以先进的CNC系统和CAD/CAM系统进行墨盒的设计研发,投巨资建立了测试手段齐备的墨水理化实验室,筛选出打印色彩、抗紫外性能优异的墨水,并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全封闭无尘喷墨灌装生产线,确保天威墨盒凭藉优良品质跻身国际三甲之列,创下墨盒销售连续5年高速增长的成绩,被《Recharge》评为世界最重要的喷墨耗材供应商之一,天威打印机耗材制造厂也因此成为正在进行的国家电子行业标准《台式喷墨打印机用墨盒通用规范》的牵头制定单位之一。在国内,虽然一直没有针对一次性打印的法律,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天威等通用耗材厂商就已经开始积极推行耗材产品的环保化运动。长期以来,企业从来没有放弃对环保通用耗材的研发工作,将“绿色打印”的观念贯穿始终,2003年1月1日起我国执行的《政府采购法》中第一章第十条明确规定:政府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这必将给我国通用耗材企业带来转机。据有关资料显示,政府采购的庞大市场正在浮出水面,估计 今年我国政府采购将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而且未来几年内将增长到10000亿元;同时树立了企业形象,增强了企业信心,吸引更多消费者,起到了广告效应,为诸多通用耗材厂商打开了市场,这一点的重要性对企业来讲大大超过了直接获得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