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近年来,工资问题一直是劳资双方最为突出的问题。在民营企业十分发达的浙江,一批高度专业化、高度集聚、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的以镇为单位的块状经济模式非常突出,“一镇一品”、“数村一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在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打工者大量集聚的经济环境下,很容易出现劳资纠纷:一方面容易出现作为强势群体的企业主(雇主)克扣、拖欠打工者的工资情况;另一方面,打工者们往往是在企业相互恶性竞争的缝隙间四处游走,哪里工资高就到哪里做,业主们也为了自身利益相互挖人。这两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生产不稳定,打工者和企业主的利益均受到损害,并威胁到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如何保护打工者的合法利益,充分调动他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保证企业稳定有序的生产以及如何使一个地方的关键行业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
近日,浙江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委员会主要领导——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王国益、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陶君毅、浙江省企联常务副会长沈惠臣等一行到上虞市崧厦镇调研,并到台州参加了温岭新河镇召开的行业工资协商工作现场会,就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跟基层党组织和基层三方机制组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调研后,大家一致认为,温岭市新河镇和上虞市崧厦镇积极探索的行业工资协商新路子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崧厦做法
崧厦镇是上虞市人口第一大镇,省级中心镇,2002年被中国轻工联合会命名为“中国伞城”,并于今年10月份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伞节暨经贸洽谈会”,大大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10月底,全镇实现工业产值65.4亿元,销售收入51.61亿元,利税6.06亿元,其中伞业块状经济产值达29.7亿元,销售收入28.5亿元,利税3.13亿元,占全镇经济的1/2强。
据崧厦镇副书记李信芳介绍,崧厦之所以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主要是由它的经济特色所决定的。因为作为全镇支柱产业的伞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达1.58万余人,而且绝大多数是外来打工者。前几年,企业主克扣工资,打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报复企业主等事件时有发生。为了杜绝这种现象,促进全镇伞业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中国伞城”形象和社会安定,崧厦镇于2002年11月份,开展制伞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全年签订工资协议的企业197家,其中属制伞行业的企业为129家,全镇工资协议签订率达80%以上。
在调研中,李信芳谈到了崧厦伞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四点基本做法。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自觉性,用各种方法大张旗鼓地宣传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二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专门的工资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镇伞业企业基本情况摸底调查。
三是明确主体,制定文本,确定协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鉴于在过去签订集体合同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合同双方主体不明确的问题,为此,确定企业方由镇伞业商会会长代表,职工方由镇工会工作委员会代表,做到主体明确且合法。
四是征求意见,办好委托,促使工资协议的全面履行。在合同文本草案拟定后,分别召开了由部分企业经理厂长参加的座谈会、各村伞业联合工会主席座谈会等会议,再次广泛征求意见,修正和完善工资协议内容。
在采访中,李信芳特别强调了工资协商的三个原则。一是工资要以货币形式发放;二是工资必须按月发放;三是人均每月工资不得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浙江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委员会副主席、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陶君毅和浙江省企联常务副会长沈惠臣对崧厦镇的做法予以高度的肯定,认为崧厦的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不仅取得了劳资双方“双赢”的成效,并且获得了一个“多赢”的局面。首先是劳资纠纷减少。据李信芳介绍,此项工作开展以来,没有一起劳资纠纷。其次是企业生产稳定。另外,劳动关系趋于正常,雇主和职工之间的对立关系逐渐平和,并且间接消除了一些社会的不安定隐患,维护了社会稳定。
新河经验
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使打工者有了800元最低工资标准——这是温岭市新河镇羊毛衫行业的新鲜做法。
据新河镇镇委书记张文洋介绍,新河镇在羊毛衫行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企业在用工上相互倾轧,优化企业发展空间。张文洋说,新河镇的主要产业是羊毛衫,全镇有大大小小的羊毛衫企业113家,全部是非公有制企业,年产值近10个亿。务工人员1.2万人,而且绝大多数是外来农民工。由于羊毛衫行业的生产、销售受季节影响突出,职工的流动性很大,加上缺乏统一规范的计件工资(工价)标准,企业间用工存在严重的无序竞争,在生产旺季相互挖人,技术工人跳槽频繁,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新河镇在各级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进行了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探索。据新河镇副书记戴中介绍,先是从1万多名打工者中选出9名代表组建羊毛衫行业工会,然后工会和羊毛衫行业协会成员一起召开羊毛衫行业职工工资恳谈会,就羊毛衫编制加工程序的横机工、套扣工、缝纫工、烫工、裁剪工5个工种59道工序拟定初步工价,并把计价表发给职工进行无记名投票。然后把汇总结果交给协会,由协会组织113家企业主进行讨论,汇总意见交给镇工会。镇工会根据双方所定工价,提出基准工价,分别交给业主和职工,进行充分交流酝酿,最后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本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规定员工8小时劳动所得不得低于27元,每月工资不得少于800元,明确每月工资支付时间,并在各企业张榜公布。
新河镇羊毛衫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工资集体协商全面维护了职工与企业双方的利益,协调了劳资关系,使得劳资矛盾中的核心——工资(工价)问题得以较好解决。新河镇羊毛衫协会会长、温岭市第十二羊毛衫厂厂长王新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企业主摆脱了劳资纠纷的困扰,从而将精力更多集中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上;职工的切身利益得到了保障,进一步激发了工作热情。两方面各得其利,真正实现了劳资“双赢”。温岭市总工会主席牟中欧说,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企业主与职工得到了进一步沟通,使双方认识到彼此间不是利益对立面,而是利益共同体。职工希望增加工资,企业主也愿意通过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职工工资,从而在工作目标及利益取向一致性上达成共识。
其次,工资集体协商改善了行业内用工无序竞争的状态,优化了企业外部环境。新河镇镇委书记张文洋说,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的工价,是充分吸收各方意见、认真分析诸多相关因素而产生的,得到企业及职工的广泛认同。职工在行业内任何企业,都能享有同等的工资待遇,不必相互攀比,觊觎其他企业的工作岗位;企业也没必要冒提高成本的风险去互挖墙脚,展开用工争夺,而是将精力专注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集群整体用工状况趋于正常、平稳,企业间形成同生存、共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