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医疗医企>> 医药报道>> 正文

扬子江药业城崛起“长三角”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1-06 21:35:06 阅读:
核心提示: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中国经济起飞的态势中,长三角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长江三角洲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年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30%,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400多家在这里落户,合同利用外资总值已超过1500亿美元。

  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中国经济起飞的态势中,长三角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长江三角洲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年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30%,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400多家在这里落户,合同利用外资总值已超过1500亿美元。被誉为“世界城市规划第一人”的英国彼得·霍尔爵士发出惊叹:“长三角,简直就是世界的工厂。”而地处长江黄金口岸,借得沿江开发先机的扬子江药业集团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率先崛起,更是引人注目。因为它不仅建成了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中药提取生产基地,而且近期又将再投入20亿元打造“扬子江药业城”的壮举,使得扬子江再一次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为探寻扬子江奇迹般迅速崛起的奥秘,最近,记者走访了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

  立足沿江 抢得发展先机

  徐镜人告诉我们,创建于1971年的扬子江药业集团,如今已走过32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改革开放,至今已步入第25个年头。可以说,扬子江创业的前9个年头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20世纪80年代,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扬子江”,利用地处长江口岸的独特地理优势,扬子江人抓住了这一机遇,从1980年至1988年实现了产值、利税连续8年翻八番的经济奇迹,1988年率先在江苏医药行业销售突破亿元大关,成为江苏的“药老大”,一举奠定了扬子江在长三角医药圈“龙头大哥”的地位,扬子江掘得第一桶“金”。

  早在8年前,扬子江就已经积极部署沿江开发,在长三角打造“扬子江药业城”的规划。经过8年的努力,已顺利完成“扬子江药业城”一期工程的建设:集团从1995年占地不足100亩,扩展到现在的800亩,形成南厂区、北厂区两个生产区。固体制剂生产线、液体制剂生产线已形成40—60亿元的年生产能力,南厂区提取生产车间的年提取生药材能力达万吨以上,成为亚洲最大的中药提取基地。扬子江的综合经济实力已连续两年在全国6300家制药企业中排名前五名。

  徐镜人说,“扬子江药业城”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要充分依托长江三角洲,组建扬子江的医药产业带和医药舰队,打造中国药业的“航母”出海竞争。这个思路出来以后,扬子江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扬子江的目标已不仅是要做长三角的“药老大”,而是要做中国医药的领军人物。

  做强做大 成就药业盟主

  扬子江药业认为打造“扬子江药业城”的底气,来源于沿江大开发的机遇。徐镜人接着说,扬子江用近30年的时间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推动型就要向技术推动型转变,而长三角本身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这时恰好表现出来。立足沿江,走出泰州,放眼长三角,将科研生产基地向大城市转移,成为扬子江进一步做强做大的明智选择,其中上海、南京、都江堰又成为扬子江的首选目标。

  中国入世前夕的2001年1月,扬子江人打响了抢滩上海医药高地的“第一炮”。他们投资2.5亿元,在上海市南汇区周浦工业经济园,占地200亩,建设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进军生物制药领域;紧接着又投资2亿元在南京马群“圈地”200亩,打造南京海陵药业,着手中药现代化的研究;随后,他们又沿长江西进“锁定”都江堰“圈地”200亩,投资1.8亿元建设四川海蒂药业。以上海海尼为龙头的三大基地的启动,使得长三角一带整个技术流、人才流、信息流都来与“扬子江药业城”进行相应的对接。当一切都初具规模后,“扬子江药业城”已具备了独领中国药业风骚的底蕴。

  这仅仅是序幕。2005年以前,投资10亿元,建设6个生产基地,4个研发中心,2008年再投资10亿元,以长三角为大本营,“南征”珠三角,投资深圳建厂,“北战”京津唐,投资中关村建厂为目标的“扬子江药业城”二期工程规划已悄然启动。高屋建瓴的扬子江把目标锁定在: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20亿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40亿元。

  放眼世界 占有一席之地

  最后,徐镜人不无自豪地介绍说,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三大经济圈博弈中国经济之际,扬子江药业集团已成功地在三大经济圈布下“棋子”,但扬子江人并不满足,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终极目标:出海竞争,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当他们明白出海竞争意味着走中药国际化发展道路,而前提必须是实现中药现代化时,扬子江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上更是棋高一着,着着领先。

  为加快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扬子江一方面投入近1亿元资金建立企业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技术中心;另一方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全国著名的科研院所“联姻”,在南京海陵组建国家级“中药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广聘博士和院士,致力于中药现代化的研究。随着超临界萃取、膜分离技术等代表国际先进制药技术的应用,扬子江中药产品的科技含量、质量和疗效不断提高。不久前,扬子江的拳头中药产品“胃苏颗粒”在美国洛杉矶华人医药高科技产品交流大会上荣获“国际金奖”,并获得法国科技部颁发的“高科技高质量产品”证书,被列为向欧盟市场推荐产品。与此同时,扬子江还在北美、西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外贸窗口,扬子江的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进入国际医药市场。

  尽管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并非易事,但扬子江已朝着梦想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