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参加或列席安徽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省和全国人大代表就安徽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安徽省人大常务副主任黄岳忠代表说,目前,安徽面临着人均GDP水平低、工业化水平低、外向度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再就业困难,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公共事业欠账多等问题,需要认真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一靠观念,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扩大改革开放,发挥后发优势。二是坚持为民,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要把主要精力转到关注民生、为民服务方面,在环境上、在提高人民素质上做工作。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增加农村的投入,在农业结构调整上解决工业化问题,用发展工业的办法解决农业问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抓好省委关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大部署,这样才会使安徽经济社会取得较快发展。
安徽省人大副主任朱维芳代表说,这次人代会的政府报告有高度、有力度、有新意,通篇贯穿中央精神,并紧密结合安徽实际,针对性、操作性强,语言朴实新颖,是一篇很好的报告。2003年,安徽省虽然遭遇自然灾害,但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仍保持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开局之年成绩喜人,鼓舞人心。2004年,安徽省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世界经济复苏,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中央把治理淮河列上了重要议程,我们应抓住这些难得的机遇,加快发展,振兴安徽。建议:一要强化五种意识,即国防意识、安全意识、省会意识、人才意识、“三农”意识;二要抓住发展经济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当前要狠抓非公经济、旅游经济、劳务经济和文化产业。
安徽省人大副主任周本立代表说,因为中央已经提出停止审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对现有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也要进行清理,所以各个地方要特别珍视已办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中精力,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把它办好。周本立建议要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中发展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政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招商引资要体现“以我为主”的思想,把投资者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引导到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应上来。二要把政策引导和发挥企业积极性、主动性结合起来。三要加强配套体系的建设。四要引导企业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道路。
安徽省副省长黄海嵩代表说,过去的一年,安徽省工业经济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有力地拉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达到9.2%,推动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大关。同时,也为全省今后的发展积蓄了后劲。今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一是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二是入世的影响日益显现。对此,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趋利避害,准备迎接严峻挑战。只要我们按照政府报告中的工作部署,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够夺取全省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新胜利。
中共淮北市委书记王邦杰代表说,淮北的发展思路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是基本吻合的。新的一年,淮北将以建设现代化百万人口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城市转型战略,以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为核心,积极实施“大开放、大投入、大项目、大产业”战略举措,加快煤炭、电力、煤化工、煤电铝、建材、纺织、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八大产业基地和商贸流通中心建设,力争到2010年工业投资达到7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半到两番。2004年,淮北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力争增长1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省平均增幅,为全省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共滁州市委书记汪国才代表说,抓具有全局性、具有深远影响的工作任务,落实了这些任务,安徽省就有新的发展。去年,滁州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方面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全省的发展速度、与周边市相比还很有差距,我们有压力。我们要有紧迫感、危机感,更要有责任感,要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真正把精力放在干实事上,放在让老百姓得实惠上。
中共淮南市委书记陈世礼代表说,作为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淮南将按照政府报告的部署和要求,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的战略机遇,继续按照“唱响煤电化、办好开发区、发展高科技、创建文明城市”的总体思路,打好“一个硬仗”、实施“两大战略”、建设“三大基地”、壮大“六大产业”。打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硬仗,实施大开放和人才强市的战略,加快百亿元销售收入的经济开发区建设,建设亿吨煤、千万千瓦华东火电、百万吨以上煤化工基地,发展煤电、化工医药、机械电子、建材冶金、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产业,推动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的转变,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共池州市委书河闽旭代表说,安徽作为沿江省份,下一步要关注沿江区域的发展。融入“长三角”要有很具体、可操作性的政策相配套。沿江区域资源丰富,特别是水资源和岸线资源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建议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调研,在皖江开发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安庆市市长朱读稳代表说,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加强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和任务。结合安庆实际,我认为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加大六个方面的力度:一是加大解放思想力度,冲破各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二是加大经济环境治理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加快皖江的开发和开放步伐,打通安庆与“长三角”的快速通道,尽快把安庆建成具有核心带动和辐射能力的区域性枢纽城市,实现安庆率先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强化招商引资机制。五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入各项配套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六是加大工作落实力度,认真抓好各项目标和举措的落实。
合肥市副市长王林建代表说,合肥市的发展速度要进一步加快,当前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快改革的步伐;二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三是坚持协调发展观;四是抓住科学城建设的优势,把合肥城市规模做大做强;五是在发展的同时搞好城市的管理。
安徽省企业联合会会长吴昌期代表说,去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遇到“非典”疫情和特大洪涝灾害,但省政府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取得了出人意料的高速度、高效益。安徽要融入周围发达地区经济圈,就要找准位置,迎接发达地区的辐射;要改善安徽的发展环境,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信用安徽、诚信安徽,塑造新时期安徽的新形象。要加强生态建设,这是我们的后发优势。
马钢集团董事长顾建国代表说,安徽的一些工业企业包括马钢,都坚持按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一是坚持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治理;三是坚持科学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和体制机制创新。我相信坚持数年,必有成效。就马钢而言,尽管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多种困难和市场新的挑战,但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一定会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把马钢建设成为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安徽精达集团董事长王世根代表说,就安徽省来说,长期以来为资源型省份,怎样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已提到重要位置,但资源的开采、利用、保护方面仍大有文章可做,矿山开采,拿铜官山铜矿来说,已面临着封闭转向问题,过度地开采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利用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是一个方面,但资源利用上过早地开采、挖掘,对安徽长远的发展不利。我们要避免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拿到安徽,我们的眼光要远一点,对资源开发一定要有计划、有限度,绝不能过大地投资、过量地开采,否则将影响子孙后代的发展。
安徽省双轮集团董事长刘俊卿代表建议,一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和职工技能培训、优化人才结构,推进经济发展。二是安徽在企业民营化进程方面大大落后于浙江、江苏等省份,建议加快体制创新,增强企业活力。
安徽飞亚纺织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潘建芬代表说,由于受灾,棉花大量减产,致使棉花供应紧张,棉花价格也大幅增长。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中间商借此机会炒作棉花,从农民手里低价收购棉花,再高价卖给纺织企业。甚至一些无棉花收购证的人也趁机混水摸鱼,来收购棉花,为了赚取更多利润,有些人往棉花中掺水、刷滑石粉,使棉花质量难以保证。建议政府大力规范棉花流通领域。
宿州市甬桥区区长王胜华代表说,安徽省煤炭企业塌陷区补偿标准太低,实质上是煤炭企业向农民群众转嫁负担,剥夺农民利益,建议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提高煤炭企业塌陷区的补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