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深圳再现亿元级LED企业关门停产,据媒体报道,主营LED显示屏深圳市浩博光电有限公司因拖欠巨额供应商货款和员工工资及提成而关门。这是继去年钧多立、博伦特光电、今年愿景光电子之后深圳关门停产的又一家亿元级LED企业。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无核心技术、投入大、经营成本高是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原因。对此,业内人士建议,中国LED产业亟需从品牌到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的突破。
亿元LED企业相继关门 政府救市措施无奈终无果
2011下半年时,温州中小企业老板“跑路潮”蔓延到了深圳LED行业。2011年9月,深圳钧多立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钧多立”)董事长毛国钧,7天国庆假期一结束,携其妻崔丽华及其在公司内任职的亲属全部失踪。2011年11月,佛山市南海区丹灶帅亮五金制品厂老板熊春被曝欠债跑路。2012年7月,深圳亿元级LED企业愿景光电子有限公司被曝倒闭。愿景光电子员工人数超400人。到最近,上半年刚刚被评为“深圳市知名品牌”的浩博光电终因资金链断裂导致员工工资发放困难,以至最后倒闭,LED产业泡沫已经不可避免地浮现出来。
据媒体介绍,浩博光电主营LED显示屏,同时也兼营LED照明业务,去年营业额在2亿左右,而今年定下的销售目标则是5亿。即使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浩博的销售依旧不错。但由于财务管理混乱,对供应商欠款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浩博今年砸下1000万元转向LED照明,但基本上“石沉大海”,“一个项目也没有拿到”。同时,浩博在其他项目上也浪费了大量的资金,未收到预期效果。最终因拖欠巨额供应商货款和员工工资及提成而关门。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2年5月2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下发了粤府函(2012)113号《印发广东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表示,为促进节能减排,拉动LED照明及相关产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按照计划,广东将在三年内普及LED公用照明。这种全新概念的固态光源不仅更加节能、环保、长寿,而且将带动相关产业爆发性增长。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广东将可实现LED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
之后,东莞、深圳、台山、汕头、中山等地相继出台了强制推行LED照明的方案。除此之外,湖北、天津、浙江、河北等地也都出台了类似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有观点认为是为LED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同时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广东广州市电源生产企业负责人胡军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强制推行和政府补贴,这会使目前技术还不成熟的LED产品充斥市场,甚至一些品质不达标的产品也混迹其中,将严重影响LED灯在大众心中的形象。同时,这会让一部分企业对强制推行和补贴产生依赖,而不全力以赴攻克核心技术上的壁垒;另一方面,一部分有心大力投入科研的企业,为应对非技术因素导致的价格下跌,也无力从事科研了。”业内人士指出,这样的长期恶性循环的结果很可能使得部分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失去活力,更无从谈起在国际竞争中获胜了。因此强制推行政策无疑是饮鸩止渴。
中国LED居产业链低端 无核心技术产业路在何方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LED产业的核心技术是芯片,但此项技术一直是国外掌握,广东广州市电源生产企业负责人胡军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我们国家目前所生产的LED照明产品根本没有一点高科技含量,能生产出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也无法量产。”
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目前,国外的公共照明路灯是不采用LED的。海南伊万诺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开发有限公司CEO、英国著名照明专家艾迪·史密斯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时也表示,2005年,美国专门出台管理政策,禁止路灯等公共照明系统使用LED照明。
中国照明学会专家、上海照明学理事长章海骢也在其论述中表示,LED道路灯照明质量有明显的问题,如路面亮度不均匀、环境比SR值不符合要求,使得道路的两侧没有得到足够的照明。
章海骢明确指出,目前,世界上对LED 是否能在道路照明中使用推广尚处于试验之中,在使用效果上需要补充数据,主要是灯具输出的光通量和配光曲线的适用性﹑光色的感觉和可见度﹑与传统光源相比的经济性和投资回收期等等诸多的问题。
当然,LED产业泡沫浮现的同时,也并未走到穷途末路。
《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到的另一家LED光电产业高科技民营企业——浙江世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勇挺认为,之所以LED企业会出现倒闭现象,小的企业往往是因为不注重质量,只注重眼前利益,进入门槛低,有的纯粹是“螺丝刀工厂”——一把螺丝刀一把烙铁就进行装配,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做的是一锤子买卖;大的企业倒闭是由于有的战线过长、规模过大,有的投入过大、盲目扩张,管理根不上、经营成本高,企业负担重,加之不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缺乏,产品利润很低,因此,企业的发展就成问题,一遇到经济下滑,市场疲软,最后肯定会出现资金难以为继的情况,倒闭就在所难免。据叶勇挺介绍,目前,作为我国LED企业中佼佼者之一,世明光学走的是避实击虚的道路,因为上游的芯片技术壁垒无法突破,所以,一直以来,世明光学所做的是重视知识产权专利在应用上进行大量的研发和大规模投入,在产品结构、散热、光效、环保上进行创新发明,目前,世明光学已有38项国家专利、28项授权专利,同时加强品牌管理,目标是打造中国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