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英国《银行家》杂志今年7月公布的全球1000家最大银行排名,去年中国银行业利润几乎达到全球银行业利润的1/3(29.3%)。中国的工、农、中、建四大行均在世界银行业中排名在前十。其中工行总资产排名全球第三,盈利额排名全球第一。
但是,表面的光鲜并不能掩盖银行业对未来经营发展的担忧,事实上,某些大型银行早已开始筹划“紧缩”路线。
降低分红,应对潜在风险
中国银行在2012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布之后公告中指出 ,除特殊情况外,本行在当年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的情况下,采取现金方式分配股利,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归属于本行股东的税后利润的10%。而半年报发布时,中国银行对分红的表述则是:一致同意按照当年集团净利润的35%—45%派发2010年至2013年度股息,并已对外披露。
两种不同的专业表达,在业内人士看来,是“银行可能将降低分红比例”。
近期,A股17家上市银行的三季报最近已经全部披露完毕,17家上市银行总利润合计达到了8168亿元。其中四大行的利润总和5702亿元,占17家银行利润总和近7成。
相对于实体企业经营的困难,银行业的日子显然好过得多。但今年银行业的利润比往年则相对放缓。楼市的不确定性带给银行的信贷风险危机仍然存在,加之银行普遍创新不足,持续盈利能力脆弱,这些都对整个银行业带来潜在的风险。
几家大型银行的利润增速也为这种说法提供了佐证。数据显示,中国工商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856.02亿元,大约日赚6.87亿元。从增速来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及农业银行等几大行净利润增速下降到了20%以下。
与近几年银行业利润年均30%左右的增速比较,今年前三季度银行业的利润的增速的确有所回落。
降低分红是大势所趋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一方面,过多的分红会降低企业的资金储备,“增加企业的风险”,中行作为银行业巨头对资金要求非常高,调低分红比例可以理解;另一方面,中行上半年盈利较丰,缩减分红比例有“应付”上市企业相关规定之嫌。
有金融分析师认为,降低分红比例是银行业的大势所趋。该分析师认为,如果中行走出第一步,其他银行在年末也会陆续降低分红率。
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林采宜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只要不打破金融业的垄断,真正实行利率市场化,银行的创新能力很难提高,持续盈利能力脆弱,一方面源于其利润来源于制度红利,垄断利差,另一方面是一些不良资产没有真正浮出水面,但藏于水下不会自动消失,消化这些不良必然抵消部分盈利。所以,无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还是消化不良资产,都会不同程度消减银行利润。少分红是必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