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十年高速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业在未来十年中应更注重品牌化发展”,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李当岐在刚结束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对记者表示。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达36394亿元;1—9月,纺织行业出口1927亿元。
从数量增长上看,中国纺织服装业无疑度过了一个“黄金期”。但飞速发展的背后是由低价劳动力、低利润和高能耗换来的。由于缺少高附加值,使得中国纺织服装的中高端产品竞争力并不强。
今年5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特别提出有关品牌建设的发展目标:即品牌价值大幅提升,知名品牌企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到2020年,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10%的领军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30%以上,利润总额占50%以上,以自主品牌出口的比重成倍提高。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品牌建设整体水平较低,起步较晚。对此,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副会长彭桂福建议,在这轮更快速和严格的转型升级中,企业必须做好品牌建设。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曾表示,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在注重依托内需市场土壤培育、发展自主品牌的同时,近两年,纺织企业通过跨国资本运作收购国际品牌及营销渠道的实践不断增加,一些骨干企业已经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跨国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与国际影响力有所提升。
“中国品牌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他认为,“关键是品牌应该学会分类,并不是每个品牌都要做成国际品牌,可以分为区域、单类或全产品品牌。”
随着消费市场水平的提高和自我意识的增强,未来中国纺织服装市场将出现需求更加细分化的局面。李当岐认为,企业应首先明确品牌定位,根据品牌定位建设品牌文化。同时,品牌建设还要在宏观上对企业文化、制度建设、营销管理制度和商业模式进行综合考虑。
“经济不好时谁都来做,很难体现一个设计师的价值和一个创作者作品的价值。现在我很开心,因为同质化严重和没有设计成分的品牌将被淘汰,好的产品最后才会被留下来”,适逢成立15周年的广州卡宾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卡宾告诉记者。
消费市场的个性化趋势,也让部分品牌将危机当做赢得发展空间的机会。作为一个设计师品牌,卡宾甚至希望“金融危机来得更大一点,更惨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