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企业对员工的忠诚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希望员工对企业忠诚,但事实上忠诚不是员工对企业单方面的行为,在要求员工对企业忠诚的同时,企业也应当考虑是否做到了对员工的忠诚。
企业对员工的忠诚就是企业对员工工作和生活的真诚负责,是对员工价值的尊重和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一些企业总是把忠诚看成是对员工的单方面要求,很少考虑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以及员工对企业的期待。
每年的年底年初,正是许多企业开经营工作会或总结计划会的时候,企业的管理者在号召员工爱岗奉献时,为了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总一再强调要居安思危,不能光思不为,甚至带上一句,“企业不是你们的家,谁不好好干,就让他走人。”企业是不是员工的家,在联想裁员之时引起很大的争论,难有定论,但从感情的认同和归属上说,不管企业是不是自己的家,员工从一进单位就被要求要忠诚于企业,然而多年为之奋斗、奉献的岗位,突然之间与自己再没有任何联系,感情的失落必定难以为员工所接受,经历了如此裁员的员工又怎能不未雨绸缪,员工的忠诚又怎能不大打折扣。忠诚是相互的,企业在强调员工对企业保持忠诚的同时,也要把对员工忠诚放在实处。这是员工对企业持续忠诚的基础。企业总认为给员工发了工资,所以就有权利要求员工忠诚;而员工领取企业工资就应该对企业服从和忠诚,这是员工对企业忠诚的本分,否则就是不道德。其实,单纯的工资体现的并非是企业对员工的忠诚与负责,而是对员工劳动的报酬,员工用体力和脑力来换取报酬,这是公平合理的交换。企业指望仅以报酬就赢得员工忠诚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至于采用强制手段维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更是缘木求鱼。企业有权命令他的员工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却不能命令员工忠诚于企业。忠诚纯粹是员工的心理感受和自觉自愿行为,强制对它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当员工内心深深感受到企业对他的工作、生活及未来的真诚负责时,他就会与企业实现心理上的交换,自觉自愿地忠诚于企业、奉献于企业。否则,忠诚便无从产生。
企业对员工忠诚,就要为员工的发展提供空间,尊重员工的价值。要努力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要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具体分解为员工的工作目标,并同员工的个人发展设计结合起来,企业的发展目标不分解,不同员工的个人发展设计相结合,企业老总所设想的企业宏伟蓝图和发展前景只是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对员工来说很难有激励作用,员工对此可能并不关心,认为那是领导们考虑的事,在连声赞叹目标远大的同时,可能更关心的是自己今年的待遇能否兑现。因此,企业的发展目标一定要具体分解成员工的可执行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给予合理的评价与激励,使员工的个人价值能够在为企业的贡献中得以承认和实现,使企业与员工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只有在此基础上的相互忠诚才是长久的。
企业对员工的忠诚,还集中体现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落实上,目前国内的企业中拿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理念的有很多,但真正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或者说把以人为本的口号转变为实际行为的企业却并不多,至于根据自身所处行业能给以人为本赋予新的内涵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以人为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对待组织外部的客户以人为本;其二,对待组织内部的客户,即员工以人为本。 既然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的一种理念,那么企业就必须把这种理念转换为企业的一种行为,并且把这种行为始终贯穿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对待外部客户,企业大多比较重视,无需多说。但对内部员工,许多企业还只是把以人为本作为口号说说,缺少实际行动,甚至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相悖,这归根到底是企业对员工缺乏忠诚,企业对员工应当作到尊重、信任、人尽其用,只有为员工创造了一流的环境,重视每一个员工的发展和才能的发挥,才会有那种对企业高度忠诚,以企业为荣,把工作视为乐趣,为企业发挥最大才智的人才资源。也只有对自己的员工忠诚负责,才会使员工以忠诚和热情投入工作,才会有更大的动力把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提供给外部客户。企业与员工相互忠诚的结果是共赢的局面,这样的企业才能够更大,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