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精细管理 永争第一

中国企业报道  2012-05-31 15:24:42 阅读:
核心提示:

  ——记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西南片区指挥部副指挥长兼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试验段二标项目经理 张亮亮

  张亮亮、男、32岁,新疆乌鲁木齐人,2003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任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西南片区指挥部副指挥长兼昆明地铁3号线试验段二标工程项目经理。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加过北京地铁、沈阳地铁、昆明地铁等市政工程建设,对市政工程建设有一套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工作经验。由于他虚心好学、刻苦专研、勇于创新,从一名见习生逐渐成长成为一名出色的项目管理者,在施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生产和管理经验。

  在项目管理上,他总结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实施控制重点,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作了详细的分工,确保施工过程有条不紊。

  在安全管理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构建全员安全管理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三卡”的安全管理标准化进程,不断加强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努力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标准。他始终奉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条施工生产铁律。把安全作为管理中的头等大事来抓。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安全生产无小事。”在施工管理上,张亮亮时常带领着他的团队蹲守在施工生产第一线。反复的琢磨每道工序,精细每个施工环节。力求工程质量的完美。

  2003-04年参与承建北京地铁5号线的崇文门车站工程,2006-07年参与承建北京直径线工程,2007-2010年参与承建沈阳地铁2号线,沈铁城际铁路工程,他始终带领着他的团队奋战在生产第一线,扎在施工现场上和一线的施工人员们同吃同住,共同解决施工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不论刮风下雨,他总是坚持指挥靠前,施工参与。张亮亮同志时常说道:“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哪里最辛苦,哪里最困难,你就应该出现在哪里。”

  从技术管理人员成长为项目管理者后,他始终坚持着技术引导,科学管理的基本理念,工程的筹划,工法的创新,总是少不了他的身影。用他的话来说,项目经理不只是开开会,看看报纸,喝喝茶水那么简单,而是要脚踏实地,吃苦肯干才行。项目经理是大家的榜样,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风向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感召下,大家的工作情绪高涨,钻研技术劲头十足。

  作为一名党员,张亮亮同志有着很强的责任使命感。他接手昆明地铁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再苦再难,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我们要遵循制度行为准则,既然我们承揽了这个工程,一句话,要干就要按制度干,不能辜负了全体员工对我们的期望。”

  2010年8月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试验段二标进场开始施工,作为中铁隧道集团公司第一个进入昆明市政工程的项目,责任重大,集团公司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张亮亮同志。面对机遇与挑战,张亮亮同志号召项目部的全体员工发挥“精陈所至、晶石为开”的团结拼搏精神,抓住机遇,面对挑战,精细管理,永争第一,争创昆明轨道交通窗口工程。

  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试验段二标沙沟尾站地处昆明市核心地段,所施工车站位于昆明市东西交通主干道-人民西路正下方,由于车站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需要对交通主干道进行道路封闭施工。而在昆明轨道交通的建设史上将一条30米宽的交通主干道封闭施工是头一次。为了保证道路封闭的正常进行,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他凭借承建的北京地铁和沈阳地铁的施工经验。坚决不等不靠,另辟蹊径。找业主商谈断交事宜,主动和昆明交通警察支队沟通断交方案,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昆明市政府组织召开了两次专项会议,所有相关的政府部门全部参会,并积极讨论,最终两位副市长在会上拍板决定对交通主干道进行封闭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封闭主干道施工的决议落实后,他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以更大的工作热情投入了实际施工组织当中,为项目的整体快速高效运转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项目经理,张亮亮时刻不忘体贴关心职工。用他的话来说,企业的发展靠的是职工群众的不懈努力换来的,没有大家的支持,企业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应该给予职工应有的权利和待遇。张亮亮担任项目经理期间,他从未拖欠过职工工资。他还特别重视工作之余职工生活环境,每一个宿舍配备电视、衣柜、餐桌、烟灰缸生活用品。项目部建了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等运动娱乐场,项目进场以来,张亮亮还组织了全项目职工出去旅游、参观了昆明石林、九乡风景区,组织全体员工参加拓展活动,和大家一起集体活动拉近员工了距离,增进了沟通机会,特别是通过拓展活动增加了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生活的同时把团队思想融入到项目的点点滴滴。

  在众成就面前,他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向着企业目标:做最难得的、交最好的、国内一流,行业领先而不懈努力。为城市地铁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将更加一如既往的勤奋工作,加强管理,勇争、保持行业领先管理的旗帜地位。观作为“自觉责任”,是他把队伍打造成为誉满全国的排头兵。